潰堤非溢流 傅崐萁怒嗆中央卸責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24日前往馬太鞍溪橋災區視察,表示政府早已要求相關單位做好撤離計劃,但「現在看來是有瑕疵的」。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右)隨即反嗆,批評行政院只會推諉責任。(吳佩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災情慘重,災區前進指揮所卻成爲藍綠角力現場。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上午勘災時,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多次脣槍舌戰,從馬太鞍溪橋一路吵到光復糖廠前進指揮所,卓榮泰最後怒嗆「人民等的不是這一刻,結束」憤而離去;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與在場藍營議員爆發口角,場面火爆。

卓榮泰昨日上午在馬太鞍溪橋災區指出,政府早已要求相關單位做好撤離計劃,但「現在看來是有瑕疵的」。傅崐萁隨即批評行政院只會推諉責任,「要求的垂直避難,老人家根本逃不及!」雙方首次交鋒火藥味十足。

回到前進指揮所後,傅崐萁再度拿麥克風連番砲轟中央。他質疑災防中心報告明明顯示堰塞湖溢流時間有70到120分鐘,結果卻演變成潰堤。他更點名農業部長陳駿季曾聲稱「沒有立即危險」,陳則當場迴應自己指的是8月楊柳颱風情境,並非此次狀況。

傅持續發言,卓榮泰數度制止仍無效,最後忍不住拿起麥克風回嗆「這樣討論沒意義,今天部會首長是來解決問題,不是吵架。要講去立法院講,人民等的不是這一刻,會議結束。」隨即拂袖而去,傅則高聲譏諷「這就是行政院的態度、這就是民進黨!」指揮所現場一片混亂。

傅崐萁指出,中央到7月26日才公佈堰塞湖的存在,且一再聲稱沒有立即性危險,直到這次颱風都沒有向縣府通報險情,堅持堰塞湖只會「溢流」,僅需疏散3個村。傅強調,堰塞湖面積都已經縮減了四分之三,「明明就是潰堤,還堅稱只是溢流?」顯示中央政府到現在都還在卸責。

卓榮泰稱撤離「有瑕疵」,花蓮縣府喊冤,指撤離方式都依據中央畫設範圍、提供的門牌套圖,確認撤離戶數、人數,並在發佈黃色警報後,21日上午近11時就通知鄉鎮公所下午要執行撤離工作,撤離方式也是依內政部指導方針,分成「依親」、「收容」與「垂直避難」3種,22日紅色警戒後仍持續提醒公所撤離,一切均依程序處理,「所有紀錄詳實可查,並非沒有作爲」。

縣府官員指出,中央先後委託陽明交大與臺大進行風險範圍界定,也因此在臺風來襲前幾天,因範圍擴大,撤離人數突從原本的600戶,擴大至約1800戶、實居人數6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