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堤防將升級!水利署:將建構5公里長、50米寬「超級堤防」

光復堤防遭大水沖毀2860米,目前已完成建構臨時土堤因應,預計明年4月完成復健工程,後年底建置超級堤防加強防護。(羅亦晽攝)

花蓮光復長達2860米的堤防23日遭洪水沖毀,賴清德今天二度下鄉,關心堤防重建進度。水利署指出,目前已完成臨時土堤建構工程,明年4月前會完成復健工程,並預計在後年底建構5公里長、50米寬超級堤防,加強防護。

水利署指出,馬太鞍溪光復堤防損壞長度約2680公尺、河道淤積土沙約1000萬方,擡高約3至5米,其中鳳林端5米、光復端3米,目前已完成第一道臨時土堤的建構工程,11日前會完成噴凝土與架設鋼網提升防水效果,抵抗更多的洪水侵害。

水利署接着說明疏濬工作指出, 目前會以在明年底完成600萬方疏濬爲目標,優先在河道中間清出5米深、寬約100至200米的深溝讓水流暢,兩端淤泥則可以作爲保護堤防的高灘地,不過目前上游還有2億噸的土方量,以過去經驗研判,接下來10年至20年會持續下刷至下游,因此水利署會以建構穩定槽路穩定水流,已和廠商簽約,預計8日、9日就會展開工程。

至於各界關心開口堤是否爲釀災原因,水利署解釋,開口堤臺灣與日本都有,其中,臺灣有24條溪流,15條、65處都設有開口堤,不是馬太鞍溪獨有,開口堤可以方便市區排水,也保護堤防,這次的淹水是因多點溢流,導致堤防被掏刷破壞。

水利署也提到,考慮馬太鞍溪河牀淤沙跟上游土石的狀況,有必要重新思考堤防的構造,由於左岸鳳林堤防是臺灣首座超級堤防,爲50公尺寬的大堤,光復這邊未來也會建構超級堤防,預計後年年底完成長度約5公里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