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場成洪水破口? 水利署指爲「開口堤」:災前就封堵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峰沖毀馬太鞍溪橋,河面上空留橋墩,臺九線交通斷絕。(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慘重災情,有光復鄉當地鄉民指出,馬太鞍溪南岸堤防中間有兩個大缺口,有兩座砂石場,質疑是否是造成洪水衝進光復鄉市區的關鍵。對此,水利署指出,該缺口是爲了堤後排水做的開口堤,在這次災前已完全封堵;但有一處堤後坡有300公尺長的受損,將在2周內完成搶修。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有關堤坊缺口部分,根據經濟部說明,其實是東部的一種設計,主要用於幫助東部的排水,這次因爲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溢流,在溢流發生前已經把缺口補上。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陳建成補充,那兩個開口是爲了堤後排水做的開口堤,在災前都已經完全封堵,還加高、補強堤腳。這次災害部分,目前掌握有個堤防的堤後坡有大概300公尺的受損,會在2周內搶修完成,在明年汛期前復建。對整個馬太鞍溪周邊堤防的加固部分,水利署會在3個月內全部檢視一遍。

媒體追問,開口堤是否非淹水的主因?陳建成說,這次會淹水主要是最大流量來到每秒8800立方公尺,整個馬太鞍溪的100年流量是每秒2040立方公尺,也就是說超過原來堤防設計所能容納的保護標準大概4倍。

陳建成指出,至於開口堤部分,堤防設計的時候,都會有預留因爲堤後排水或是將來堤防的保險,例如上游若破堤,就可以從開口堤把水再灌進來。但是這次特別在災前,把開口堤、排水路等封堵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