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修正 預售屋掀解約潮

過去房價飆漲區域,如今面臨大幅回檔修正壓力,造成愈來愈多預售屋解約。圖/本報資料照片

月均預售屋解約數統計

過去房價飆漲區域,如今面臨大幅回檔修正壓力,造成愈來愈多預售屋解約。根據實價登錄統計,今年上半年全臺預售屋解約達1,339件,相當於去年全年的7成,且已連續四個月單月解約件數超過200件,其中又以臺中市的月均解約38.5件居冠。

統計顯示,2023年時平均每個月僅有60件預售屋解約,去年提升至154件,今年進一步增加至223件,雖對比過去的成交件數,目前預售屋解約比例還不到2%,不過在今年4月股災之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也反映市場對房產後市更趨悲觀。

以六都月均預售屋解約件數來看,臺中、桃園、高雄三都超過30件,相當於平均每天有超過一件的預售屋解約,臺中解約件數較去年大幅成長逾8成,是預售屋解約增幅最大的都會區。

信義房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這波預售屋解約壓力較大的,還是在房價飆漲的熱區,尤其是在景氣末班車購買預售屋的民衆,感受會更爲明顯。解約對於買方傷筋動骨,可能會面臨已繳款項虧損的狀況,解約通常不會是購屋人的第一首選。不過從統計數據狀況來看,預售屋解約數量有增加的趨勢。

曾敬德表示,這波預售景氣在去年9月中央銀行第七波管制後快速轉淡,預售市場也從去年上半年旺季的月賣1.4萬戶,到現在單月交易跌破4,000戶,房價漲太快且供給量大的區域也是相對壓力較大的區域。

以近二、三年預售屋解約案件的成交時間來看,高峰落在2023、2024年房價相對高點的階段,雖然多數的買方還是會選擇儘量交屋,不過當時衝動購買、或房價出現明顯下修的案件,或非自用又購置多戶預售屋、產生財務壓力的買方,感受到資金上的壓力,就會選擇解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