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承諾60天支付賬期,央視曝光兌現情況
今年 6 月 10 日到 11 日,17 家國內車企公開承諾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 60 天。
8 月 11 日,距離公開承諾正好過去了 60 天,車企兌現情況如何?已經兌現的車企是如何實現承諾的?還未兌現的車企正在推進哪些工作?
昨日(8 月 11 日)晚間,央視《新聞 1+1》連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許海東,帶來分析解讀。
對於車企整體的兌現情況,許海東透露,目前主要的央企像一汽、東風、長安,主要的國企比如廣汽、上汽、北汽,還有民營企業像吉利、長城,以及新勢力企業像賽力斯、理想、小鵬,這些企業都在積極響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專門做了一些相關的統計,應該說這些大的汽車企業、主要的汽車企業都已經在行動。在調整賬期的過程中,車企的資金需要去籌備,相關的流程,包括驗收、上線、付款,還有相關的供銷合同都需要調整。大量的企業首先在新的訂單上面,一定要實現 60 天付款,有一些老的訂單會逐漸去解決,這些也可以理解。
許海東在談到“如何避免隱形賬期”時表示,汽車作爲消費品,銷售給消費者纔能有價值實現。在這個過程中,車企收到零部件之後,牽涉到驗收、裝機等一系列過程。車企應該通過合同來進行相應約定,同時相關流程能夠在開始的約定中非常清楚和透明,讓供應商能夠清楚,在公開透明、清晰以及在合同約束下,保證在 60 天的付款週期內完成付款,對整個供應商提供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
IT之家注意到,8 月 11 日下午,工信部相關部門釋放了對一汽集團、廣汽集團和賽力斯集團三家車企執行承諾的調研信息:
中國一汽組建跨部門專項工作組,形成從流程到監督的閉環管理,推動政策由“行政要求”轉變爲“長效機制”;
在落實賬期承諾中,中國一汽針對中小企業推出專項支持。2025 年 6 月起,對經認定的中小企業供應商,全部執行 100% 現金支付,改變此前“現金 + 銀行承兌匯票”的混合支付模式。
目前,中國一汽已完成首批 2000 餘家中小企業的資質審覈,建立起動態管理名單,通過每月更新企業經營狀態,實現支持政策的精準覆蓋。
廣汽集團將“60 天內支付供應商貨款”作爲鐵律堅守,同步構建起覆蓋“訂單下發 — 驗收入庫 — 對賬結算 — 貨款支付”全流程的管控體系;
在支付方式上,廣汽集團堅持“現金爲主、尊重選擇”,用真金白銀爲供應商減負,成爲雙方長期信任的基石。
現金轉賬是廣汽集團的“優良傳統”。自成立至今,廣汽集團始終將現金轉賬作爲主要結算方式。儘管從 2023 年起,引入了由廣汽集團貼息的銀行承兌方式,不過截至目前,通過該方式結算的佔比僅爲 5% 左右。
賽力斯在履行按時支付賬款責任的基礎上,依託首創的“廠中廠”模式,進一步保障賬期執行落實。
所謂“廠中廠”模式,是將合作伙伴的產線集聚到賽力斯超級工廠中。這種“嵌入式”佈局讓零部件從生產到裝配的距離縮短至數百米。該模式減少了中間流程,降低了運輸費用,在縮短結算週期的同時,也減少了供應商的庫存,有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產業集羣的競爭力。
賽力斯在堅守 60 天賬期底線的同時,建立了靈活的應急機制。近期,個別零部件供應商資金短缺,提出提前結款的申請,賽力斯就提前支付了貨款。在支付方式上,賽力斯一直採用銀行承兌匯票和銀行轉賬兩種支付方式。
本文源自: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