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賬期不超過60天”承諾迎“大考”
工信部7月9日在“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臺”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主要受理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不合理的賬期起算時間、支付方式等問題。
今年6月,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廣汽集團、賽力斯等17家重點汽車企業作出“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的公開承諾,社會反響良好。相關承諾如何進一步落實兌現備受社會關注。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獲悉,“賬期不超過60天”仍存在落地難點,車企普遍面臨現金流壓力。
● 本報記者 李嬡嬡
有效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旨在受理中小企業有關問題(建議),推動重點車企改進管理流程、優化支付方式,將《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落在實處,切實履行賬期承諾,惠及廣大中小企業。
記者瞭解到,該窗口主要受理4類問題建議:一是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在採購合同中約定的付款期限超過60天;二是重點車企設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時間、無正當理由拖延出具檢驗或驗收合格證明等方式變相延長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貨款作爲支付條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項;三是重點車企強制或變相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四是重點車企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的其他問題。
“這4類問題涵蓋了從合同條款設計、付款流程漏洞、驗收規則模糊、支付工具濫用等各個環節。”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鐵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工信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的意義在於,能給車企一定的履約壓力,確保車企“賬期不超過60天”的承諾能夠得到落實。同時,也給相關債權人提供緩衝空間,鼓勵債權人通過該窗口反映情況,積極解決債務拖欠問題。”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開通問題反映窗口,將有效維護汽車行業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構建更加健康的產業生態。
“窗口的開通釋放出明確的監管信號。”紀雪洪表示,“雖然此前相關部門有過呼籲,企業也做出積極響應,但仍難以落地。此次專門開設問題反映窗口,體現了監管部門整治行業賬期週期長的決心。”
落地仍存困難
就賬期承諾實施落地情況,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電話、微信溝通後向理想汽車、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賽力斯、小鵬汽車等車企發出了書面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均未得到回覆。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車企應付賬款週轉天數在83.7天至247.7天,其中,理想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小鵬汽車應付賬款週轉天數分別爲165.36天、204.54天、127.23天、232.8天。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瞭解到,一直以來都有車企支付期限起算時間難以固定和明確,同時,使用商業承兌匯票的結算方式飽受詬病。
“還沒有出現明確兌現承諾的信號”“商業承兌匯票的支付方式尚未出現實質性改變”,有多位汽車供應商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車企“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的承諾爲何難以落地?
有車企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車企普遍面臨現金流壓力,賬期縮短至60天,意味着車企可利用的資金池大幅縮水。另外,短期內調整資金流,對資金儲備不足、盈利能力較弱的車企而言是巨大挑戰,部分車企甚至可能面臨債務違約、供應鏈斷裂風險。”
目前,車企主要通過現金、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向供應商付款。商業承兌匯票信用風險高、市場接受度低,雖有新規限制,但仍被部分車企使用。
在紀雪洪看來,當前車企對“60天賬期”承諾的落地兌現,存在明顯的觀望心態,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競爭的焦慮。“若自身率先落實而其他企業未跟進,將面臨資金成本增加、週轉壓力加劇,進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
過去,汽車行業普遍存在着較長的付款賬期,車企已經習慣了這種資金運作模式。現在突然要求將賬期縮短至60天,對於車企的資金規劃和預算安排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共同構建良性產業生態
產業鏈、供應鏈是汽車產業的“筋骨血脈”,建立良好的供應鏈生態,對於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盤和林表示,汽車行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車企對資金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難落地的根本原因是車企自身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對此,需要配合其他金融支持政策,幫助車企恢復現金流,減少對供應商款項的佔用行爲。
“國內外客戶在賬期管理上存在顯著差異。”某汽車精密金屬製造企業董事長孫文(化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國際客戶支付款項時間在45天-60天,最長不超過90天,國內客戶普遍賬款週期長,更關鍵的是國際客戶採用現金結算,即便使用商業匯票,也是信用等級高、風險低的銀行承兌匯票。
孫文特別強調,商業承兌匯票本質上就是“白條”,他建議企業應該量力而行,在自身可調節的資金額度內進行合理調配,這纔是健康的經營方式,並強烈呼籲行業取消商業承兌匯票方式結算,共同構建良性產業生態。
另外,有受訪專家表示,中小供應商在汽車供應鏈中處於弱勢地位,面臨超長賬期、信譽挑戰等一系列問題。即使車企實現“60天賬期”,部分中小供應商可能還需讓出一定的利潤,其根本原因在於供應商在產業鏈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不足,難以與大型車企平等對話、爭取合理權益。因此,構建良性產業生態任重而道遠。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指導行業機構研究制定汽車行業結算支付規範,推行合同範本,進一步規範汽車企業供應商貨款支付流程,推動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促進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