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新政48小時:開發商加班做方案,五環外項目人氣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敏“銷售(人員)不夠用了。”北京順義區某新房項目銷售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以前每個銷售只帶一組客戶,有時候兩個銷售帶一組;週末來看房的人太多,一個銷售要帶兩組客戶。”

8月8日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通知》指出,京籍居民家庭、在北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2年及以上的非京籍居民家庭,購買五環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數。新政還在全市範圍內優化公積金政策。

這是時隔10個月後,北京再度對樓市政策進行大幅優化。

此前,北京樓市正值傳統淡季,市場熱度相對不高。新政出臺後的首個週末,市場活躍度便明顯提升,部分位於五環外的新房項目,諮詢量和到訪量都大幅增加。

在二手房市場,多位房產經紀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買賣雙方的諮詢量都在增加,一些業主希望趁此機會將掛牌已久的房子賣掉。

上個週末,北京的不少新房項目都發布了“成交喜報”,一些二手房經紀人也聲稱交易量在增加。但由於網籤數據相對滯後,目前尚不清楚政策的實際影響有多大。

一個事實是,這一罕見地出臺於年中淡季的新政,正在平靜的北京樓市掀起波瀾。

開發商加班做方案

“本來已經下班了,結果被叫回來加班做方案。”某央企開發商內部人士說。

8月8日的樓市新政,於19點左右推出。當時正值下班時間,該人士已經離開公司,但很快又被叫回來,配合項目做營銷方案。

該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就有鬆綁五環外限購的傳言,但由於遲遲不見政策落地,不少從業者認爲只是傳言而已,至少短期內不會推出。

“北京的重磅樓市政策,很少在7、8月份的淡季出臺。”他表示,近幾年的重磅樓市政策,大多在“小陽春”(3月到5月)期間、國慶長假前夕、春節前後等時間點出臺。年中的7月和8月,通常既是市場淡季,也是政策淡季。

但從近期的市場變化來看,樓市政策的加碼又有其必要性。

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12784套,剔除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的1月和2月,爲年內新低,環比下降15.6%,同比下降17.9%。同期,北京新房成交量同樣創近幾個月的新低。

進入8月,二手房交易量繼續下滑。有業內人士擔心,從上旬的交易數據來看,全月二手房成交量有跌破1萬套的可能。

樓市新政出臺當晚,不少房地產營銷人士加班做方案。一些新房項目延長了開放時間,直到深夜,“雖然政策是第二天開始執行,但我們給客戶發了消息後,有客戶說晚上就能來看看。”

部分大型銷售代理公司也借政策熱度進行推銷。8日晚間,不少銷售代理人員以“五環外解除限購”爲噱頭,向客戶推送長安街沿線、園博園、副中心等重點板塊的新房項目。這些項目均位於五環外。

在二手房市場,經紀人也藉機向客戶發送消息,提示市場預期即將好轉。但常營區域某鏈家門店的經紀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相比買家,業主對新政的興趣更大。有業主諮詢,新政後房子會不會更好賣。

他還表示,週末兩天,其所在區域的二手房掛牌量有明顯增加。

低總價房源受青睞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今年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套數中,五環外佔比超80%。因此,新政對新房市場的利好顯而易見。

記者瞭解到,在海淀、通州、石景山、順義等區,均有項目在週末迎來看房高峰。前述順義區新房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週六晚上一直忙到10點多還有客戶,週日沒有忙到那麼晚,但相比此前的週末,項目接待的人數還是增加了不少。

他還表示,“大部分是已經登記的老客戶,也有少數新客戶主動預約過來看房。”

該項目主打剛需和剛改,最小戶型面積不到80平方米。按照最新的政策,滿足條件的購房者只需付出不到40萬首付款即可“上車”。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新政出臺後,換房者無需賣掉現有的房屋,就能以有限的預算購買五環外的房子。因此,低總價、低首付的房源明顯更受青睞。如果有地鐵、學區等優勢,房子的吸引力會更大。

她指出,從合碩代理的項目來看,週末到訪量普遍增加,與此前的週末相比,增幅從30%、40%到200%不等。

一些區域的二手房熱度也明顯高漲。綜合多位經紀人提供的信息,海淀區西二旗、朝陽區北苑爲上週末的熱點帶看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政出臺的當晚開始,就有部分二手房業主提價。週末兩天,對二手房進行提價的業主數量也略高於以往的週末。但經紀人普遍表示,業主的提價幅度很小,大多是覺得之前降太多了。且從整體市場來看,這種情況仍屬於少數。

雖然新政主要利好五環外房源,但部分五環內的項目也因此受益。

北京南四環外某新房項目銷售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上週末,有兩個觀望已久的老客戶選擇認購。他認爲,這可能是由於預期變化所致。

政策效果需要時間顯現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新政後的首個週末(8月9日-8月10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分別網籤83、92套,二手住宅分別網籤178、116套。但由於網籤數據存在滯後性,分析人士指出,新政能帶動了多少成交量,仍需進一步觀察。

上個週末,北京的不少新房項目都發布了“成交喜報”,一些二手房經紀人也聲稱交易量在增加。但其真實性尚難得到驗證。

郭毅判斷,從上週末的認購情況來看,很多新房項目成交量比以往的週末提升20%~30%。

她指出,對於政策效果的評判,需要拉長週期。“週末成交的客戶,大部分是以前看過房子,但由於各種原因比較猶豫。新政的出臺堅定了他們的購買信心,從復訪轉爲認購。”

相比之下,新增的到訪客戶不會那麼快做出決定,他們需要更長的決策週期。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提醒,新政在短期內激活了部分市場,但目前仍有不少區域和項目受影響較小,未出現明顯升溫。同時,當前北京市場以改善性需求爲主,購房者大多需要換房,買和賣都需要時間。因此,政策傳導需要一定的週期。

不過,短期來看,新政對於市場的提振仍有着積極作用。

張大偉指出,按照往年的慣例,下半年的樓市政策經常在9月份出臺,而今年在市場慣性下調的情況下,提前出臺政策,對市場信心有明顯提升。在前幾周成交量下跌的情況下,未來成交量有望回升,並有助於市場見底企穩。

他還表示,北京的樓市政策仍保持着漸進式調整的節奏。本次調整被視爲“階段性政策”,後續視市場回溫情況,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總體而言,他認爲,北京此次政策調整以 “去庫存、穩預期” 爲目標,短期內有效穩定市場,但長期仍需依賴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和居民收入預期的修復。對於購房者,需關注政策窗口期下的結構性機會,同時警惕非核心區域的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