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廬江縣:百名頭雁上直播,繪就振興雲圖景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天剛破曉,安徽省廬江縣同大鎮馬河村黨委書記馬如鬆已熟練地支起手機支架,將鏡頭對準了沾滿露珠的新鮮瓜果。小小的屏幕,已成爲廬江縣村幹部實現強村富民的新陣地,也是廬江縣實施的“百名頭雁上直播”培育活動的縮影。

組織引領,構建“育雁”新體系

近年來,廬江縣委聚焦構建“頭雁”直播培育體系,着力鍛造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兼具互聯網思維和直播實戰技能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有效拓寬農產品銷路,爲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

強化工作領導。由縣委統一領導,縣委組織部抓總,聯合網信辦、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商務局、鎮(街)黨委及電商主體等力量,統籌做好村幹部主播羣體教育引導。明晰職責分工,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制定標準,爲村幹部主播們營造一個風險可控、規則明晰、保障有力的良好直播生態。

重點挖掘村幹部、合作社帶頭人中素質高、善溝通的本土直播人才,圍繞主播、運營、策劃三類重點崗位,“一人一策”制定培育方向。實施“1+1+1+N”結對成長機制,1名黨建工作者給予黨建指導,1名農業專家給予內容指導,1名直播專家給予實操指導,共同結對幫帶N名本土直播人才。

重點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互聯網法律法規、網絡主播行爲規範,提高規範直播能力。階梯化設置專業課程,分爲基礎學習和進階學習,內容涵蓋短視頻製作、電商運營、直播帶貨技巧、IP打造等。圍繞鏡頭表現力,開展素能提升培訓,鼓勵挖掘產品背後的文化底蘊、鄉土人情,提高直播中的表現力、應變力與抗壓力。

實戰賦能,鍛造“頭雁”硬功夫

“家人們,這是我們村合作社自產的大米,又香又糯……”在廬江縣萬山鎮長衝村鄉村幹部實訓基地,後備幹部張強正專注地進行直播模擬演練。他周圍,49位來自全縣各村的年輕骨幹也參與了本次培訓。爲鍛造村幹部直播本領,廬江縣以“樣板間+直播間+生產間”形式賦能。

“樣板間”打造標杆。組織62名村黨組織書記率先直播,打造了“書記四人尋”“冶父黃桃”等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直播“樣板間”,系統提煉出15條從零基礎到敢開播、能帶貨的實戰經驗,有效打破了村幹部的“鏡頭恐慌”。

“直播間”實戰淬鍊。在村黨羣服務中心建成42個“先鋒直播間”“惠農直播間”,開放5個共享直播間,鼓勵村幹部“亮身份、亮承諾、亮服務”,直播帶貨、解讀政策、迴應關切。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模擬直播培訓368場次。

“生產間”研學強基。將培訓課堂搬至生產車間、電商基地和田間地頭等21個“生產間”,現場學習選品標準、品控要點和品牌故事,幫助透徹理解產品從源頭到鏡頭的全鏈條。

黨建聯建,激發“羣雁”新活力

廬江縣以黨建聯建推動化解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圍繞地域、產業、項目等要素,將全縣劃分爲四大片區,推動區域聯建,形成規模效應。與35家企業開展村企聯建,確保直播貨源品質和供應鏈穩定。推動湯池鎮文旅、柯坦鎮茶葉等行業聯建,通過統一宣傳、統一售賣,有效提升產品影響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成立“村播智囊團”,健全“鎮街黨委收集—組織部門派單—職能部門反饋”的訴求解決機制。圍繞政策諮詢、技能提升、品牌打造、市場評估等,提供多元化服務,常態化組織交流研討、實地參觀等活動。

“人才新,鄉村興!廬江縣“百名頭雁上直播”培育項目,將直播間打造成了賦能鄉村振興的新陣地、密切黨羣關係的新橋樑、展現鄉村幹部新形象的新窗口。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培訓村幹部321人次,孵化本土直播人才53名,開展助農直播300餘場次,助銷農產品超1000萬元。(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