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來安:智慧農機繪就豐收圖景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陽春四月,春風和煦,來安縣施官鎮橋西村的萬畝麥田碧浪翻涌。祥泰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洋手持遙控器,兩臺植保無人機正以精準航線在麥浪間穿行,霧化藥劑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現在給這麥田施肥噴藥,智慧農機一天就能搞定,比傳統人工效率提升十倍都不止。”林洋的話裡透着科技帶來的便捷和驚喜。

這家成立於2018年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託其現代農業機械化裝備,已發展成爲區域性現代農業服務標杆。合作社創新構建的“全程機械化+智慧農業”服務體系,正爲周邊8個行政村、百餘農戶的萬餘畝耕地注入科技動能。

合作社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科技的助力。走進合作社農機庫,智慧農機矩陣令人眼前一亮: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旋耕機、具備變量施肥功能的精量播種機、帶穀物水分檢測的智能烘乾塔……這些現代化農業裝備,構建起從耕、種、管、收到烘乾的全程機械化鏈條。2024年,合作社依託這套“智慧套餐”爲小農戶提供種子肥料一條龍、機插、飛防、收割、烘乾等服務,每畝僅需570元,爲小農戶節約成本超3000元,爲大戶節約成本超20000元。這些數據背後,是科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效益。

科技創新帶來的不僅是效率變革,更催生着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2022年經營數據顯示,合作社實現營收267.89萬元,淨利潤53.08萬元,其中36.15萬元用於社員分紅。這種“土地流轉保底+務工增收+盈餘分紅”的聯農帶農機制,已帶動周邊40戶脫貧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戶均年增收超1.8萬元。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站在一望無際的麥田間,林洋望着那隨風搖曳的麥浪,眼中滿是着憧憬與期待。他心裡盤算着擴建智慧育秧工廠、建成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兩個新項目,並加大生產和銷售服務力度,促進合作社經營服務的提檔升級。他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合作社將繼續在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呂華 林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