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涌動“志願紅” 繪就“幸福景”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安徽省廬江縣深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志願服務爲紐帶串聯民生需求,讓“紅色動能”轉化爲羣衆看得見、摸得着的幸福圖景。

“以前每平方3.5元的物業費太貴了,周邊商戶們意見都很大!”近日,晨光社區東方都市商業區的店主宛寧回憶過往,感嘆“經營壓力大”。如今,他的眉頭舒展了——在社區黨委“晨議時光”黨建引領志願服務議事平臺的推動下,組織黨員志願者與業主、物業,兩次面對面協商議事,物業費降至每平方2.5元,“費用降了,心氣順了,經營壓力都小了!”

晨光社區黨委緊扣羣衆急難愁盼,將黨建陣地搬到居民“家門口”。針對商業區物業費糾紛,社區黨委牽頭搭建協商平臺,組織物業、業主代表實地調研成本構成,用數據說話、以共識破題,實現“收費降標、服務提質”的雙贏。

“我們不僅要解決‘急難’,更要辦好‘微需’。”晨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盛筠說,社區黨委還針對安置羣衆“微需求”,將閒置空地改造爲“便民小菜園”,讓50餘戶居民實現“蔬菜自給”。

在晨光社區以“晨議時光”破解民生痛點的同時,鮑井社區也堅持“黨建+志願”,構建起“醫護到家”的精準服務體系。

“我腿腳不便,以前去醫院複查得折騰大半天,現在一個電話,醫生就帶着設備上門。”當醫護人員熟練地爲自己量血壓、測血糖時,82歲的邢周英老人眼裡滿是感激。老人口中的“醫護到家”,是社區志願服務隊推出的特色項目,每週爲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診療、送藥服務,已累計惠及100多位居民。

“社區60歲以上老人較多,就醫難是共性問題。”鮑井社區工作人員徐惠娣介紹,社區整合轄區醫護資源,組建“廬管家先鋒隊”“鄰里守望服務隊”,針對獨居、高齡老人推出“502互助守望項目”,即5類羣體、鄰里和諧、2支志願隊伍,由紅色小管家、物業人員與178名特殊老人結對,不僅定期上門打掃、代購生活物資,更聯動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慢病管理、康復護理等專業服務。

“現在老人家裡燈不亮了,藥吃完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志願者,黨羣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鮑井社區衛生志願服務隊隊長趙自裕介紹,當地正依託“紅色小管家”深化“家門口服務”品牌建設,通過“醫護到家”“長者髮屋”等特色志願項目,推動服務模式從“羣衆找服務”向“服務送上門”轉變,讓“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志願”成爲基層治理新常態。

“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主線,將志願服務作爲打通民生服務‘最後一米’的重要抓手。”廬江縣委社會工作部分管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廬江縣持續推進“一線爲民辦實事”工作機制,從社區議事到志願服務,從矛盾化解到民生改善,處處涌動着“志願紅”的溫暖力量。(黃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