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板凳會”真管用
前不久,安徽省廬江縣廬城鎮鮑井社區惠民小區附近一家玩具廠門前,一處污水井污水外溢,黑臭水體漫過人行道,散發出刺鼻的氣味。附近送學家長踩磚繞行,沿街商戶意見大……然而,由於污水管網權責歸屬不清,問題竟卡了殼。
轉機出現在一場帶着泥土味的“板凳會”上。
“責任說不清?現場擺事實、對圖紙!”4月29日,鮑井社區黨委副書記洪霞搬來板凳,住建、環保、城投、社區及物業相關負責人被“請”到現場,圍坐一起。在直面刺鼻氣味的同時,攤開在膝蓋上的管網圖紙,讓責任歸屬逐漸清晰:由廬城鎮統籌協調、物業協助施工,限期解決“污水擾民”問題。
這場“氣味刺鼻”的現場會,正是該鎮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推深抓實“板凳會”開展聽民意解難題的生動寫照。沒有會議室裡的層層彙報,沒有繁瑣的文件往來,問題解決的“進度條”當場拉滿。
“板凳上”的共識迅速化爲行動。5月1日清晨,施工隊趁着“五一”假期人流稀少,在小學對面拉開圍擋。變形的主管道被更換,淤積的污水被清空消殺,工人們晝夜兩班倒,3天啃下“硬骨頭”。“現在,居民推開窗聞不到臭味,接送孩子腳步都輕快了!”惠民小區物業負責人丁俊站在整改一新的現場,臉上樂開了花。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廬城鎮落實開門教育,持續深化“板凳會”工作法,建立‘即發現即處理’響應機制,變“被動接單”爲“主動破題”,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爲民服務的具體舉措。目前,全鎮67場“板凳會”累計解決民生問題315件。
從污水井蓋到路燈維修,從停車難到綠化補植,黨員幹部們帶着板凳進小區“現場辦公”,用“一線拍板”代替“層層彙報”。居民們由衷感慨:“‘板凳會’真管用!”(孫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