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臨泉縣:“有事找書記,找了真管用”

“沒想到給書記打個電話,憑空冒出來的廁所很快就被拆除了。”近日,臨泉縣城南街道新城社區沈苑新城小區居民撥打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建友電話,反映有人佔用公共空間搭建廁所。陳建友立即聯繫城管部門,將私搭亂建的廁所依法拆除。

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部,與河南省相鄰,既是農業大縣,也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社會治理任務繁重、難度大。去年2月,臨泉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縣情民情,探索推行“有事找書記”模式,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壓實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基層治理主體責任,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織嚴織密網格管理體系,努力做到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問和矛盾問題及早發現、羣衆訴求就地解決。

今年3月24日,中央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部發布2024年度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典型案例,臨泉“有事找書記”模式榮列其中。

解決實際問題 “有事找書記”成羣衆口頭禪

走進臨泉縣單橋鎮張老莊村,一條條筆直平坦的水泥路縱橫交錯,延伸到家家戶戶大門口。說起腳下的水泥路,村民張銀華感慨:“這條路能修好,多虧了萬書記多方協調。有事找書記,找了真管用!”

去年3月,張銀華找到村黨支部書記萬銀虎,希望村裡能把泥巴路改成水泥路,解決村民出行不便問題。水泥路成本高,資金問題怎麼解決?萬銀虎向幫扶單位籌措了37萬多元,再加上村民自籌的5萬多元,修建了1400米的水泥路。

“村民早就知道‘有事找書記’,但以前真遇到事了找書記的並不多。”幹了近25年村黨支部書記的萬銀虎說,這反映出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村民沒有把書記當成“自己人”,有事也不會主動找書記。

“由於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沒能發揮好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羣衆遇到問題就會直接向縣裡反映,問題雖然提交到縣級層面,但有些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這樣‘空轉一圈’,不僅拉長了解決問題的時間,還容易造成矛盾糾紛激化,影響社會和諧穩定。”臨泉縣委書記江利國說。

基層黨組織是聯繫羣衆的紐帶和橋樑,“鄉村書記”代表着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形象。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的作用?去年6月,臨泉縣制定了《關於在全縣鄉鎮(街道)村(社區)推行“有事找書記”加強基層治理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爲羣衆訴求辦理第一責任人,在全縣406個村(社區)統一印發“有事找書記”便民服務卡,載明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聯繫電話、服務內容,向轄區內所有居民發放。羣衆遇到問題,書記就是第一責任人,不僅必須辦,而且要馬上辦。

全面推行“有事找書記”工作機制以來,“有事找書記”成了羣衆的口頭禪。在解決一個個難題的過程中,村黨組織書記與羣衆的距離拉近了,感情加深了,“有事找書記”逐漸成爲基層黨組織服務羣衆的一個品牌。

變被動爲主動 “土方子”治“疑難雜症”

萬銀虎告訴記者,“有事找書記”並不只是手機24小時開機被動等待接羣衆電話,各類風險隱患是否做到早發現早消除,各類矛盾糾紛是否實現就地化解,也是他每天要考慮的事。

一些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深有感觸地說,責任在肩,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撲下身子沉到羣衆中去。

一次,城南街道代莊社區黨支部書記賈楊洋走訪社區羣衆時,中泉首府小區居民陶麗等向他反映:小區裡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大家希望能在地下車庫統一安裝充電樁。之前,他們通過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反映過,但由於涉及多個部門,進展較爲緩慢,希望書記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賈楊洋立即召集業主、物業進行座談,考慮到讓業主自行安裝充電樁,每家可能要出資四五千元錢,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且不利於統一管理維護,於是建議讓第三方公司投資安裝充電樁,爲業主提供充電服務。賈楊洋的建議得到業主一致贊同。

2024年12月,中泉首府小區充電樁安裝完成,設有50個慢充和8個快充。“目前充電樁完全夠用,一個月充電費用才四五十塊錢,非常實惠。”陶麗開心地說,“如果按照過去那樣被動等,我們小區的充電樁可能到現在也安裝不了。”

“羣衆的身邊事千頭萬緒、紛繁複雜,有時靠四平八穩的處理辦法行不通。如果把爲羣衆解決實際問題比喻成治病,總有一些‘疑難雜症’是常規手段解決不了的,或者療程長且治療效果不好。‘有事找書記’工作機制就是讓書記發揮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快速解決‘疑難雜症’。”賈楊洋說。

在賈楊洋看來,基層治理是門大學問,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果一味生搬硬套機械操作而忽視了接地氣的“土方子”,可能就會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激活力提能力 統籌賦能“書記”高效服務

“服務轄區衆多羣衆,光靠‘書記’個人還不夠。解決基層問題,不僅離不開基層幹部主動作爲,也需要縣鄉村三級合力解決。”臨泉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徐勇說。

爲此,臨泉縣明確縣直部門參與基層治理責任,常態化選派縣直部門業務骨幹,統一標準、規範流程,進駐村(社區)“書記接待室”,指導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協調溝通相關縣直部門,幫助辦理羣衆訴求、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建立縣級協調辦理和跟蹤督辦機制,實行“鎮村吹哨、部門報到,矛盾聯調、問題聯辦”,對鎮村權限之外的問題事項,由縣級統籌,縣直部門分工負責,合力推動解決。

讓“有事找書記”工作機制長期有效運行下去,還需要一支“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書記”隊伍。臨泉縣注重選優配強“書記”隊伍,及時調整不勝任不盡職幹部,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同時,建立本地致富能手、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才庫,引導後備隊伍參與村(社區)工作,已培育村後備幹部800餘人。注重“書記”素質能力建設,實施“農村基層幹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在長三角中心城市黨校舉辦專題培訓班,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等活動,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定期觀摩、互學互促,不斷提升工作能力,2024年培訓村黨組織書記1200餘人次。

此外,臨泉縣注重加強“書記”待遇保障,制定村(社區)幹部報酬待遇調整方案,建立定期增長機制;拓寬村黨組織書記晉升渠道,2024年,有4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通過“五方面人員”進班子等方式進入公務員隊伍,11名村黨組織書記通過“鄉編村用”方式進入鄉鎮事業編制。

據統計,在推行“有事找書記”工作實踐中,臨泉縣在2024年實現“三升三降”,羣衆安全感、滿意度、訴求解決率分別提升3.7個、8.3個、12個百分點,安全生產事故起數連續三年保持歷史最低水平,刑事類警情、致省級以上信訪總量同比分別下降30.58%、6.31%。

江利國表示,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健全“有事找書記”工作機制,推動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鄉村善治水平不斷提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提升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記者 安耀武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