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老集鎮:用“有事找書記”架起民心橋 辦好民生事

近年來,臨泉縣老集鎮以“有事找書記”機制爲紐帶,搭建起民意直達的“快車道”,讓“民需民盼”成爲工作的出發點。同時將這一機制與民生實事辦理深度融合,推動村黨組織書記帶頭領辦難題,逐項疏通民生堵點,讓“有事找書記”不僅是一句承諾,更成爲實實在在的行動。

書記辦實事,危橋煥新顏

老集鎮南劉寨村張徐莊主幹橋樑因年久失修,橋體破損、橋面顛簸,不僅影響村民日常出行,更制約着糧食與農產品運輸,成爲困擾自然村多年的民生痛點。2025年4月,村民抱着對“有事找書記”的期待,向村黨支部正式提出橋樑翻新訴求。村黨支部書記接到訴求後,第一時間帶着村幹部趕赴現場,踩着破損橋面實地勘察,詳細記錄橋樑現狀與村民需求,隨後迅速將情況整理上報鎮黨委。在橋樑翻新中,南劉寨村黨支部書記搶抓年度民生項目節點,推動橋樑改造納入縣級鄉村水利設施改造計劃,通過拆除危橋、加固地基、拓寬橋面、增設排水系統,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目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新建橋樑可承載大型農機通行,輻射周邊3個自然村兩百餘戶羣衆,通行效率較改造前提升約70%。

書記解民憂,積水變通途

老集鎮赫莊村李小寨自然村主幹道每到雨季便深陷積水困境,暴雨時積水最深達20餘釐米,近200平方米路面成了“水塘”,村民只能繞路而行,安全隱患突出。村民通過“有事找書記”便民卡反映後,村黨支部書記當即冒雨趕赴現場,踩着積水排查管網、丈量路段,精準鎖定積水根源。爲徹底解決問題,他組織村民召開議事會,拿着圖紙耐心講解下水道修繕方案,一一回應“資金從哪來”“施工影響出行咋辦”等疑問。在他的帶動下,村民主動出工出力,多方籌措資金推動項目落地。最終,70米長的下水道順利修繕完成,曾經的“積水路”變成了平坦坦途,村民出門不再“看天走”,臉上滿是安心的笑容。

小廣場“變形記”,托起村民大幸福

“有事找書記”機制推動老集鎮各位書記以實幹作答,用成效說話。老集鎮崔莊村李大元廣場曾因設施破損、環境髒亂,成了村民心裡的“堵點”。村黨支部書記了解情況後,當即把廣場改造列爲“書記領辦實事”項目,帶着村幹部逐戶徵求意見,梳理出“地面低窪、器材老化、照明不足”等癥結。他活用4.7萬元村集體資金,精準施策,平整坑窪地面、更換嶄新健身器材、搭建大氣的農民舞臺,配套完善照明和休憩設施。如今的廣場煥然一新,傍晚時分滿是健身閒聊的村民,不僅提升了村莊“顏值”,更成了凝聚民心的“幸福地標”。

老集鎮通過“有事找書記”機制,讓羣衆訴求有迴應、辦理有實效,還帶動黨員幹部跟着幹、比着幹。各村黨組織書記領辦的民生實事,從立項到落地全程接受村民監督,辦理結果定期公示,形成“羣衆點單、書記接單、全程跟單、滿意評單”的閉環。如今,“有事找書記”不僅是羣衆解決難題的“金鑰匙”,更成了黨員幹部擔當作爲的“試金石”,讓民生痛點變亮點,讓羣衆獲得感實實在在。(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