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溝鎮:黑木耳喜獲豐收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鮑溝鎮潤禾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裡同樣熱火朝天,黑木耳收購點早已排起長隊。竹筐裡、麻袋中,一簇簇黑木耳烏黑油亮,磅秤前,農戶們踮腳看着指針跳動,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結算單,指尖劃過數字時笑意漫上眼角 ---這裡,正是鮑溝鎮庭院經濟黑木耳回購的火熱現場。在合作社和農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木耳迎來了大豐收,一簇簇肥厚飽滿的黑木耳掛滿菌棒,宛如黑珍珠般點綴在菌林之間,映照着村民喜悅的臉龐,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近年來,鮑溝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以潤禾食用菌合作社爲依託,採取 “專業合作社 + 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 +企業+農戶”的農聯體模式,鼓勵農戶利用閒置庭院種植黑木耳。在種植過程中,合作社爲農戶提供“保姆式”服務,統一供應菌棒,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多場技術培訓會,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免費技術指導,從菌棒擺放、菌絲修復到日常管理,每個環節都悉心指導,確保種植流程規範,保障了黑木耳的產量和品質。同時,合作社與大型商超簽訂購銷協議,以幹木耳保底每斤 22 元的價格回收,解決了農戶的銷售後顧之憂。
庭院經濟的創新種植模式,爲農戶構建起“股金+租金+薪金”的“三金”增收體系,讓閒置資源變成“聚寶盆”。農戶通過土地或庭院入股合作社,按 4:3:3 的比例參與年度分紅,穩定獲得股金收益;將閒置院落出租給合作社統一經營,每年坐享租金回報;在合作社參與菌棒管理、採摘晾曬等工作,還能賺取薪金收入。“一地生三金”的模式,讓農戶從“旁觀者”變爲“參與者”,既有長期分紅的保障,又有日常務工的即時收益,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真正實現“土地流轉收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日子越過越紅火”。 目前,鮑溝鎮已有多個村莊加入庭院經濟黑木耳種植陣營。此次首日收購量達 8848 斤,爲農戶帶來 194,656 元收入;全鎮 30 個村、459 戶參與其中,預計可產出黑木耳 12 萬斤,產值 260 餘萬元。這一成果不僅讓“三金”模式從紙面規劃轉化爲真金白銀的收益,更以實打實的增收成效點燃了更多農戶的參與熱情,爲庭院經濟規模化發展築牢了堅實基礎。庭院經濟黑木耳項目不僅讓農戶的腰包鼓了起來,也激活了鄉村發展活力,帶動了留守婦女、老人等弱勢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閃電新聞記者 李永文 劉芮 通訊員 徐豔 王威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