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賽道觀察:Rokid Glasses首度展示提詞器功能;行業規範落地加速市場成熟

近日,Rokid(靈伴科技)創始人兼CEO祝銘明在公開演講中首次演示了RokidGlasses的提詞器功能,標誌着AI眼鏡在應用場景上的創新突破。與此同時,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Lab啓動了對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鏡的專項測試,覆蓋七大模塊超60項指標,旨在推動行業標準化進程。根據Wellsenn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AI眼鏡銷量有望達350萬臺,同比增長230%,行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RokidGlasses:技術突破與應用場景拓展

RokidGlasses於2024年11月發佈,計劃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其核心亮點在於深度融合AI與AR技術,首次將提詞功能應用於公開演講場景,用戶通過戒指型操控器即可翻頁,無需額外設備。這一功能不僅解決了演講者忘詞痛點,還可服務於主持、視頻錄製等場景,顯著提升效率。

硬件配置方面,RokidGlasses採用一體化結構設計,重量僅49克,滿電續航4小時,搭載驍龍AR1平臺、1200萬像素攝像頭及藍牙5.3。其接近傳統眼鏡的外觀設計兼顧了便攜性與舒適度。此外,該產品整合了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大模型,支持物體識別、翻譯、數學計算等功能,進一步擴展了AI能力邊界。

在行業端,RokidGlasses展現出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潛力。例如,醫療場景中可通過實時信息提示輔助手術操作,工業場景中可爲工程師提供遠程協作支持。這一系列技術突破與場景創新,爲國內AI眼鏡市場注入新動能。

行業規範落地與市場增長前景

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Lab對RayBan-MetaWayfarer的測試,標誌着行業評價體系初步構建。測試覆蓋基本配置、交互、續航、安全隱私等關鍵指標,爲產品性能與可靠性提供了量化標準。這一舉措將推動廠商技術迭代,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速行業生態成熟。

市場層面,2024年全球AI眼鏡銷量達152萬臺,其中RayBanMeta貢獻142萬臺,佔據主導地位。隨着小米、三星等大廠入局,2025年全球銷量預計同比增長230%至350萬臺。東吳證券指出,AI眼鏡輕量化(重量普遍低於40克)與價格下探(部分產品低至千元內)趨勢顯著,消費級市場有望快速放量。

政策與技術雙重驅動下,AI眼鏡在C端與B端均迎來機遇。消費端側重娛樂、社交與健康管理,企業端則聚焦遠程協作、培訓與工業運維。行業規範與技術創新共振,AI眼鏡正從概念驗證邁向規模化應用,成爲AI終端化的重要載體。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