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週報|小米進場了,AI眼鏡市場離成熟就不遠了?

撰文 | 新皮層小組

編輯 | 王傑夫

本週最重要的科技大事自然是小米的新品發佈會,雷軍在會上發佈了對標Model Y的SUV車型YU7,以及從去年就開始斷斷續續有消息流出的小米AI眼鏡。

這幾天科技媒體已經被YU7的銷售速度刷屏了,28日晚小米官方透露,YU7標準版的預計交付時間已經延長到56周,也就是說現在下單,得等到2026年8月才能提車。不過,單從智能角度看,小米AI眼鏡或許是更加值得關注的產品,雷軍將其稱之爲「面向下一代的個人智能設備,隨身的AI入口」。

對於首款AI眼鏡的產品定義,小米依舊延續公司一貫的策略——尋找最成功的產品,並全面模仿——這一次的對象自然是雷朋Meta眼鏡。

硬件上看,兩款產品都配備了攝像頭、麥克風和音響,且都沒有顯示模塊,交互方式主要通過觸碰眼鏡腿和語音指令完成。不過相比Meta眼鏡,小米眼鏡更輕,裸框40克,後者48克;續航更久,小米達到了8個小時,足足是後者的兩倍。

與Meta最大的不同是,由於缺少自有的內容平臺,小米無法像Meta那樣將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上傳到Facebook或Instagram,所以小米選擇與抖音、快手等14個內容平臺合作,AI眼鏡可以在這些平臺上直播。

不過小米也有自己的獨有優勢,也就是人車家全生態的覆蓋。當大部分AI助手的地盤還侷限在虛擬空間時,小愛同學早就可以控制現實空間的各種智能設備了,只不過過去你還需要一臺小米手機,而現在AI眼鏡真正讓小愛同學實現全天候陪伴。

這也是小米在AI領域的真正壁壘,小米曾在去年年底透露,小米IoT已連接設備數達到8.6億臺,互聯能力日均使用超4000萬次。要知道這其中大部分能力的使用還是基於傳統米家App內的操作,隨着這些需求越來越多被小愛同學以Agent化的能力處理,小米AI對現實世界的滲透才真正開始。

以下內容由「新皮層」團隊製作,歡迎關注。

Key Points

小米發佈新車型YU7,3分鐘大定破20萬;

小米發佈AI眼鏡,售價1999元;

阿里巴巴業務框架調整爲「1+2+N」,雲和AI是重點;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點服務,股價大漲850億美元;

阿里聯手寧德時代入局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

Uber創始人計劃收購小馬智行美國子公司;

DeepMind發佈AlphaGenome,可以加速基因功能的解析。

月之暗面內測首個Agent產品 ;

銀河通用完成新一輪11億元融資。

小米發佈對標Model Y的新車型YU7,3分鐘大定破20萬

6月26日,小米在「人車家全生態」發佈會上正式發佈了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它與去年3月上市的SU7定位不同,SU7爲轎車,而YU7是一款SUV。不過,二者賣點相似,均主打豪華與高性能。

與SU7發佈時一樣,YU7也分爲三個檔位,從低到高分別是定價25.35萬元標準版、27.99萬元Pro版、32.99萬元Max版,都比SU7對應檔位價格高出3萬元左右。

三個檔位全都搭載小米超級電機V6s Plus,採用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標配激光雷達、英偉達Thor芯片(算力700TOPS)。其中Max版性能最強,零百加速3.23秒,最大馬力690PS,支持5.2C充電倍率;標準版續航最長,達835km。

晚10點開啓預定後,2分鐘大定19.6萬輛,鎖單12.2萬輛(鎖單後定金不可退),1小時大定突破28.9萬輛。作爲對比,去年特斯拉Model Y在中國的銷量爲48萬輛,而小米SU7自上市以來的13個月累計銷量尚未達到28萬輛。

小米發佈AI眼鏡,售價1999元

6月26日晚,小米正式發佈旗下首款使用小米商標的AI智能眼鏡產品。這款眼鏡配有攝像頭、麥克風和音響,正常續航7-8個小時,起售價1999元

基於AI能力,該攝像頭不僅可以用於錄製視頻,支持語音拍照、錄像、視頻通話,還可通過攝像頭識別物體、翻譯文本。此外,用戶還可以語音讓小愛同學控制家裡的智能家居,調用眼鏡攝像頭完成掃碼支付。

阿里從「1+6+N」調整爲「1+2+N」

6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2025財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報。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9963.47億元,同比增長6%;淨利潤爲1259.76億元,同比增長77%。

阿里巴巴在2023年定下的「1+6+N」的組織架構將被調整,原「1+6+N」框架變爲「1+2+N」,包括阿里電商事業羣、雲智能集團及「所有其他」三部分。阿里希望將「AI+雲」爲核心的科技業務打造成阿里巴巴的第二增長曲線。

2025財年,雲智能集團收入同比增長11%,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雲業務爲阿里貢獻了11.8%的收入。

此外,在年報公佈的阿里最新合夥人名單中,包括張勇在內的9名合夥人退出,合夥人總人數從26人減至17人。此外,合夥人團隊的核心——主要負責組織所有合夥人選舉事宜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委員會(5人)中,蔣凡替代阿里創始成員彭蕾成爲委員會成員。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點服務,股價大漲850億美元

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推出了付費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目前共投放了10至20輛Model Y,僅向少數受邀乘客開放。和之前宣稱的「無人」駕駛不同,副駕駛座位配備安全員,並有專門團隊遠程監控。特斯拉股價週一收盤大漲8.2%,約850億美元。

阿里聯手寧德時代入局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

6月23日,哈囉、螞蟻集團、寧德時代通過旗下的投資主體共同發起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三方首期合計出資超過30億元,該公司將專注於L4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小馬智行美國子公司可能出售給Uber創始人

6月26日有報道稱,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正在尋求收購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的美國子公司。卡蘭尼克於2017年離開Uber,目前在經營餐飲共享經濟公司CloudKitchens。不過Uber正在參與促成這筆交易,希望應對來自Waymo、特斯拉等公司的競爭壓力。

目前,小馬智行已獲得在中美兩國運營Robotaxi及Robotruck的許可。但今年美國商務部出臺規定稱,禁止在美國運營由中國公司維護或操作的自動駕駛汽車軟件,2026年3月爲最後期限。知情人士稱,小馬智行在2022年就拆分了技術代碼,美國軟件已獨立於中國團隊開發和運維。

DeepMind發佈AlphaGenome,加速基因功能的解析

6月25日,Google DeepMind團隊發佈了最新的AI工具AlphaGenome,旨在更全面精準地解析基因組功能。AlphaGenome與之前的基因組模型相比,具有長序列全覆蓋、高精度和多模態預測的優勢。當前,AlphaGenome已通過API形式向非商業科研用戶開放。

月之暗面內測首個Agent產品,還打算開源

6月20日,月之暗面宣佈推出首個Agent產品Kimi-Researcher,目前正在小範圍灰度測試中。官方分享的用例包括研究一家公司的發展狀況、蒐集整理券商觀點、做教案等。

月之暗面表示將逐步開源Kimi-Researcher基礎預訓練模型和強化學習後的模型。

銀河通用完成新一輪11億元融資,爲國內具身智能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6月23日,銀河通用正式完成由寧德時代及溥泉資本領投的11億元新融資,兩年累計融資超24億元。銀河通用成立於2023年5月,截至目前已發佈輪式雙臂機器人Galbot(G1)和多款具身大模型。。

目前銀河通用的機器人主要面向智慧零售、工業和康養醫療等場景。機器人已在北京7家無人藥店「上崗」,今年內將推廣至北京、上海、深圳的100家藥店,可識別抓取5000款藥品S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