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證券:智能眼鏡市場迎增長拐點 小米AI眼鏡或引發消費擴圈

2月18日,信達證券發佈輕工製造行業智能眼鏡報告。指引樂觀,消費量級有望倍增。據依視路陸遜梯卡(Rayban母公司)披露,Rayban Meta智能眼鏡推出以來累計售出200萬臺,2026年產能計劃提升至1000萬臺。伴隨行業25年數十款新品發售上市,軟硬件同步優化,產品功能創新,供給迭代創造需求,行業有望迎增長拐點。

遠期數億臺潛在空間,預計25年AI眼鏡延續翻倍以上增長,AR眼鏡規模銷售略滯後。

AI眼鏡:根據WellsennXR,24年全球AI眼鏡銷量234萬臺(其中中國5萬臺),RayBan Meta銷量達224萬臺,其餘AI眼鏡新品量產發售時間基本落在25年。WellsennXR預測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550萬臺(同比+135%)。

AR眼鏡:根據WellsennXR,23年全球/中國的AR設備出貨量分別爲50、20萬臺;24年全球AR設備出貨量爲50萬臺。目前C端保有量仍較少,生態仍待開發,疊加產業上游供應鏈能力仍需提升、成本較高,需求尚未迎來爆發。展望後續,伴隨智能眼鏡顯示技術升級,硬件成本下降,SKU趨於豐富,有望迎來成長拐點。WellsennXR預測2027年全球AR眼鏡出貨量150萬臺。

遠期空間:對標智能手錶用戶數量12億人,智能手機用戶數量43億人,視力受損人數22億人,假設合理滲透率,終局智能眼鏡潛在空間有望達10億臺左右、中國市場佔比逐步提升。

當前階段智能眼鏡發展方向依賴於AI模型迭代。盤點近期產品:

小米:小米AI眼鏡產品有望發佈,有望依託其線上電商+線下小米之家的渠道力賦能智能眼鏡,且AI眼鏡有望與小米手機、汽車、智能家居等產品連接,形成“人-車-家”全場景聯動。對比此前垂類功能產品,小米AI眼鏡有望驅動國內市場迎來消費擴圈。

三大運營商&手機廠商:中國電信計劃在25年5月推出一款價格2000元以內的AI眼鏡;中國移動也在AI眼鏡領域展開了佈局,並展望在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中國聯通和合作夥伴研發的eSIMAI運動眼鏡於24下半年正式上市。此外,傳音首款AI眼鏡也即將亮相。

豆包、DeepSeek、海外大模型快速迭代突破,阿里、騰訊均重塑AI模型應用生態。根據財聯社,蘋果正與阿里巴巴合作爲中國iPhone用戶開發並推出AI功能;微信搜一搜在調用混元大模型豐富AI搜索的同時,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2月16日馬斯克表示,最新大模型Grok3將於北京時間2月18日12點發布。當行業核心壁壘從模型和基建轉移到硬件和應用,中國產品在全球視野之內的創新力都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