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黨批高齡換駕照改革打假球「還漏1族羣」 籲增實際駕駛技能測試

▲4小黨赴行政院外開記者會。(圖/時代力量提供)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時代力量、臺灣基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臺灣綠黨今(21日)到行政院前召開「高齡換照別打假球,定期回訓淘汰危險駕駛」,針對交通部高齡換照、駕照定期回訓、強化通學區安全等議題, 希望行政院能整合交通部、內政部、教育部,做好駕照管理,還給孩子一條安全上放學的路。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指出,高齡換照改革措施,方向正確、細節非常不到位,要學習日本,卻把日本製度大幅閹割,換照時應接受「實際駕駛技能測試」,交通部也該儘快制定通學區完整的標線號誌規則。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昨天交通部長陳世凱提出的高齡換照改革措施,「方向正確、細節非常不到位」。她指出,2017年時年滿75歲,現年已經超過83歲的超高齡駕駛,仍然終身不必換照,這等於是讓許多已經不適合駕駛的長者,繼續在路上製造風險。

王婉諭質疑,陳世凱部長說要學習日本,卻把日本製度大幅閹割、弱化,在日本只要有闖紅燈、超速、妨礙行人穿越馬路等違規,換照時要接受「實際駕駛技能測試」,包含左右轉、停車再開、倒車等,到了臺灣,卻變成曾經肇事撞到人車,纔要參加實地訓練課程,如果要把門檻拉這麼高,就應該增加換照難度,怎麼會把路考測試降格爲課程?

王婉諭強調,除了高齡換照,全齡駕駛定期回訓換照,研議了一、二十年還是沒有下文,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爲改革的怠惰,在路上失去了生命,這就是應作爲而不作爲,等於政策殺人的原因,希望交通部痛定思痛,加快速度落實交通安全改革。呼籲交通部,儘快制定通學區完整的標線號誌規則,不能只有援引日韓案例,參考用的指引手冊,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透過道路塗色、減速設計,搶救通學區走路上放學的大小孩子。

臺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表示,這場事故不只是交通意外,而是制度性失能的血淚警訊。她強調,除了高齡換照問題,政府長期放任危險駕駛與違規累犯,同樣必須徹底檢討,同時提出三項具體主張,提高危險駕駛的取得與持有駕照門檻、將重大違規如闖紅燈高速撞擊行人視爲意圖殺人、並引入類似美國「三振法則」的累進式處罰制度,嚴懲屢犯者,事故發生地點爲設有全時相通學區的標準化路口,顯示即便有制度設計,若缺乏「失效安全」概念,仍無法保護行人。她點出庇護島過低、缺乏防撞杆與車阻設施,使所謂的安全設計形同虛設。

吳欣岱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正視導護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應增編預算,聘用專責導護員或結合民防力量,讓專業人力守護孩子安全,而非將風險推給學校與家長。她強調,這起悲劇帶來的不只是創傷,更凸顯孩子的生命不該是政府慢半拍改革的代價,呼籲行政院立即行動,亡羊補牢,勿再讓制度性錯誤奪走無辜性命。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提出三大訴求,一、全面盤點並改善全臺通學步道,補足人行空間、設置車輛管制與降速設施,讓孩子安心上學;二、推動高齡駕照制度改革與危險駕駛管理,納入視力、反應與違規紀錄評估,並強化累犯吊照機制;三、導入「潛在危險地圖」制度,公開高風險路段,納入社區通報與交通預算規劃,落實預防優先。肇事者屢次違規仍可繼續開車,凸顯交通執法怠惰、制度鬆散。她強調孩子的生命不該再成爲制度冷漠的代價,政府必須立即行動,還孩子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臺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王彥涵表示,三峽嚴重車禍奪走3個無辜生命、重創15個家庭,顯示出的不只是個人的危險駕駛,更是國家交通制度的失靈。交通部今年因應各方聲音的方式,令我們感覺是「製造對立,未解決痛點」!第一,昨晚記者會幾乎只着重在高齡駕駛換照等相關制度改善,彷彿車禍問題僅爲「駕駛是高齡者」,這是造成高齡與其他駕駛族羣的對立。不是每位高齡駕駛都會像三峽車禍肇事駕駛一樣,早就有多年違停甚至衝撞人行道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