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少子化!衛福部補助乳癌、血癌病人凍精、凍卵 終身2次每人最高7萬
衛福部寄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9月1日起補助18至40歲乳癌與血液癌症病人,若經醫師判定,治療過程中會影響生育機能,可獲終身2次凍卵、取精,補助上限女性7萬、男性8千元,預估首年600位癌友受惠。記者林琮恩/攝影
我國少子化情勢嚴峻,已連續19月人口負成長。衛福部提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9月1日起補助18至40歲乳癌與血液癌症病人,若經醫師判定,治療過程會影響生育機能,可獲終身2次凍卵、取精,補助上限女性7萬、男性8千元,預估首年600位癌友受惠。
目前國內凍卵療程費用大約爲新臺幣10至12萬元,後續每年冷凍保存費約在5千至1萬元之間。目前許多縣市政府也有提供癌友醫療性凍精、凍卵補助,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指出,民衆可同時請領,中央補助金額不與地方合計,但費用不可超過實際取卵、取精手術金額。
沈靜芬說,爲鼓勵育齡癌友接受治療後,儘早規畫人工生殖,本次補助比照現行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取精或取卵費用,但不包括保存費用。民衆申請須經醫師診斷,符合乳癌零至三期,血液癌症爲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且註明後續治療方案,對生育能力的影響等。至於補助時機,建議治療前可先取卵、取精一次,後續與醫療團隊配合,在治療空檔儘早使用。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林宇旋說,補助對象須有本國國籍,但不限性別及婚姻情況,經考量疾病治療急迫性、生育保存需求及跨醫療團隊溝通、病人安全等因素,試辦方案執行機構需爲通過衛福部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且同一家醫院須符合人工生殖機構許可,病人需要在同一家醫院治療癌症並經由轉診,接受取卵、取精,接受生育保存,目前全國共有35家試辦機構。
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說,國內每年約新增乳癌病人兩萬名,40歲以下佔2千人,在所有癌別中,乳癌治療生育損傷情況排名第二,僅次於子宮頸癌,隨乳癌篩檢擴大,早期乳癌病人愈來愈多,生育保存需求逐漸提高,過去臨牀上許多病人因經濟負擔而卻步。凍卵可讓生育機會提高至四成,且根據研究,懷孕的乳癌病人複發率降低三成,有生育者降低四成,補助凍卵對降低乳癌死亡率也有幫助。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邱秀渝說,癌症治療進步,許多病人被癌症預後嚇壞了,且治療過程不僅要完全避孕,化療、標靶治療也會影響生殖功能,過去年輕癌友只覺得要先活下來,生育是不敢想的事,試辦方案「雖是小小的補助,對病友而言卻是很大的進步。」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隨醫療進步,過去認爲年長者纔會罹患的癌症,也在許多年輕癌友身上出現,治療過程不論生育、人生規畫等,都受到衝擊。爲支持癌友,保持未來生育希望,衛福部提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盼未來即使疾病在人生規畫中提早到來,癌友也可不必擔心生育機能影響,面對疾病,同時保存人生「另一個可行性。」
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指出,中央補助金額不與地方合計,民衆可同時請領,但費用不可超過實際取卵、取精手術金額。記者林琮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