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類癌友凍精卵補助 9月啓動
國健署今年9月起啓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國健署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爲保存癌友生育能力,國健署今年9月起啓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將補助18至40歲的乳癌(0-3期)、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凍精、凍卵。補助對象限本國籍,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000元,預估上路第1年將有600人受惠。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表示,「我們可能會認爲癌症是高齡的疾病,但是很多癌症在年輕人身上也會出現」,他們面臨的不只是疾病的不安,還有人生重要抉擇的影響。目前國健署先補助2大癌症,希望有生育計劃的朋友及早規畫。
臺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表示,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2萬名新發生個案,並以5-7%來成長。40歲以下的乳癌患者佔1成,每年約2000位。在所有癌別中,因治療而失去生育能力的癌症,乳癌排行第2,僅次於子宮頸癌。根據大型回溯性研究,相較於沒懷孕的乳癌女性,有懷孕的乳癌患者,複發率可降3成、死亡率降4成,非常有意義。
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表示,血癌患者在骨髓移植前,需接受高劑量化療,把骨髓清空,才能讓捐贈者的骨髓細胞進入,重新造血,這個過程將嚴重傷害精子、卵子,導致喪失生育能力,骨髓移植相當於病人開始第2段生命,除希望病人健康,也希望他們生子沒有遺憾。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何信頤呼籲,希望生育保存方案擴展至其他疾病,如卵巢癌、大型巧克力囊腫。泌尿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曹智惟建議睾丸癌也納入下階段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