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透光率不足 隔熱紙政策挨批
交通部訂汽車隔熱紙指引,時代力量10日與多組交通民團痛批政策打假球,忽視隔熱紙貼玻璃後實際總透光率會下降,且應納管舊車。圖爲坊間店家正在爲新車施作隔熱紙。(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訂汽車隔熱紙指引,規範隔熱紙透光率,但未加擋風玻璃合計惹議,時代力量10日與多組交通民團痛批政策打假球,忽視隔熱紙貼玻璃後實際總透光率會下降,且應納管舊車。公路局表示,會以源頭的單品管理方式,確保民衆選購適合隔熱紙,避免檢測誤差。
汽車隔熱紙指引建議車輛前擋黏貼可見光透過率70%以上、前側窗40%以上隔熱紙,計程車後側窗及後擋窗黏貼皆爲40%以上隔熱紙。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實測後指出,模擬玻璃的透明隔板透光率測約89%,市售標榜70%透光率的隔熱紙卻測出約67%,兩者疊加後透光率僅約60%,說明單就隔熱紙本身規範嚴重失真,恐致管理漏洞,讓用路人暴露危險中。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說,只針對新車納管,舊車仍可用過暗隔熱紙,造成一國兩制亂象,呼籲全面納管,可設落日條款;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李姓監事直言,交通部與國際主流標準脫節,韓國研究總透光率過低車窗在夜間駕駛時,駕駛的視覺反應相當於酒駕,交通部形同變相放任合法酒駕上路,呼籲收回錯誤政策。
公路局則迴應,車窗及擋風玻璃明暗程度對駕駛行車視野辨識及操作能力有關,比較各國規範並考量我國屬副熱帶氣候環境、道路安全、用車習慣、民衆選購彈性及價格可負擔等因素,以車輛B柱爲主要分水嶺,B柱前爲考量道路安全、B柱後考慮計程車等汽車運輸業及民衆乘車安全。
公路局說明,將以單品管理方式,從產品源頭管理透光率,確保民衆能正確且方便選購適合的隔熱紙、避免因儀器不同、失準或操作不當造成誤差,檢驗方便且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