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 保險業投資基建 開放申請

國發會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新增基礎建設爲保險業投資標的。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發會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引導保險業資金投資國家建設,新增基礎建設爲保險業投資標的,即日起開放申請。國發會昨(9)日表示,原已鼓勵保險業參與公共建設與策略性產業等項目外,進一步導入由民間自行興辦的基礎建設,目前項目涵蓋物流中心、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數位建設及多功能農業設施,估總建設金額上看100億元。

根據金管會數據,截至今年6月,國內保險業可運用資金約32.5兆規模,其中,專案運用及用於公共投資的金額僅約0.15兆元。

開放保險業資金投入基建

國發會指出,過去保險業資金多用於公共或社會福利事業,如今金管會已修正《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新增「基礎建設」爲專案投資標的。國發會同步通過「促進民間參與基礎建設認定原則」,讓保險業資金得以投入由民間興辦、具公共利益性的建設或服務,藉此引導保險資金參與國家發展建設。

國發會法制協調處長林豐文表示,透過此次開放,可望提高保險資金運用彈性,鼓勵保險業投入長期穩定的基礎建設投資。金管會後續也將研議進一步調整風險係數,以提升投資誘因。

國發會推動的「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預計於2025年至2028年間引導民間與金融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四年內總投資規模上看兆元,累計可創造12.6萬個就業機會。國發會指出,目前各項目標推進順利,其中永續發展債券截至9月底發行規模已達1,400億元,提前達成今年全年目標。

國發會表示,方案將持續推動REITs與永續發展債券等資金引導工具,預期至2028年止,REITs基金投資公共建設規模可累計達450億元,永續發展債券總髮行金額則可達5,100億至6,100億元,爲公共建設引入更多長期穩定資金。

依新制,具有促進公共利益性質、能提升公衆生活品質、支持產業基礎、加速經濟發展或增進國家整體利益的建設與服務,均可認定爲基礎建設。主管機關可依政策需求公告特定項目,無須再經《促參法》程序辦理。

國發會表示,基礎建設項目範圍廣泛,涵蓋社會、產業與民生三大領域,包括醫療及社福設施、觀光遊憩與綠地建設、科技與數位基礎設施、農業及資源循環再利用設施,以及交通、電力及綠能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