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別太晚吃 吃錯時間恐罹糖尿病 風險大增59%
早餐晚吃會增加糖尿病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太晚吃早餐、晚餐,當心健康出問題。醫師王姿允分享研究指出,早餐晚吃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和第一餐在早上8時的人相比,9時後才吃的人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59%。此外,她認爲少量多餐能穩定血糖,禁食過久反而會劇烈震盪。
家醫科醫師王姿允在臉書粉專指出,2023年一篇法國飲食調查研究,收集10萬3312個新發生糖尿病的病例,發現第一餐在早上9時以後才吃的人,和第一餐在早上8時前者相比,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高59%。而最後一餐的時間,反而與糖尿病發病風險未顯著關聯。
王姿允表示,夜間禁食時間整體與糖尿病風險雖未有顯著關聯,但在「早餐早於上午8時,夜間禁食大於13小時者」的特定羣體中有較低糖尿病風險,這代表早點結束晚餐、早點吃早餐,糖尿病風險最低,也就是早睡早起的概念。
王姿允表示,研究還發現,每增加一次進食機會,可減少糖尿病的新發生風險,因此自己都會建議學員吃4餐,甚至拆開成5餐。她認爲,過去認爲少量多餐會刺激胰島素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少量多餐才能夠穩定血糖,因爲禁食過久反而會造成血糖劇烈震盪。
王姿允建議,早上7時至8時左右結束早餐,晚上8時前吃完固體食物,空腹時間至隔天約是12小時,是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