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餐要吃對時間 重症醫揭黃金時段:吃錯傷心

醫生建議早餐最好安排在7點到8點間,讓身體的生理節奏與代謝同步。(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太晚吃早餐或晚餐,小心健康亮紅燈。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早上9點後才吃早餐者,得到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59%,而超過晚上8點後才吃晚餐的人,腦出血風險提升44%,建議最佳吃早餐與晚餐的時間,分別是早上7點到8點,與晚上6點到8點間。。

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三餐不定時,5分鐘快速解決一餐,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都可能默默在縮短你的壽命,根據《柳葉刀》(The Lancet)國際研究,每年全球有超過1100萬人,因爲吃錯而死亡。

黃軒指出,有些人以爲不吃早餐有助於減肥,真相是空腹超過12個小時,大腦會啓動「饑荒警報」,午餐時吸收熱量效率直接翻倍,不吃早餐不只讓人血糖容易不穩,還會增加肥胖、糖尿病與心臟病風險。

黃軒指出,另有研究顯示,不吃早餐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顯著上升,而且早上9點後才吃早餐的人,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出59%,建議將早餐安排在7點到8點間,讓身體的生理節奏與代謝同步。

至於晚餐,黃軒建議不要超過晚上8點後才吃。黃軒表示,一項涵蓋日本7萬名中老年人的研究指出,晚餐不規律或過晚,發生腦出血風險提升44%,主要是因吃得晚,身體來不及消化熱量,容易變成脂肪堆積。建議將晚餐安排在晚上6點到8點間,不僅對血管好,也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除了早餐、午餐要規律進食,黃軒建議每一餐用餐的時間至少要有15到20分鐘,吃飯太快,腦袋還沒來得及接收到已經吃飽了的訊號,就容易吃太多,攝取過多熱量,最新研究指出,每餐不到5分鐘的人,脂肪肝風險高出81%。

黃軒表示,不是隻有煙、酒會縮短壽命,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會默默傷害身體,害人疾病纏身、活不久。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