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隔閡引發爭議 員警以溫暖化解國際糾紛
▲臺東池上分駐所員警以溫暖化解國際糾紛。(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兩名法國籍女性遊客帶着小朋友騎乘租賃的四輪電動自行車,在欣賞當地田野風光時不慎操作失當,導致車輛左前輪損壞。歸還車輛時,因溝通不順產生賠償金額歧見,雙方一度陷入僵持,所幸池上分駐所員警及時到場協助,運用語言能力與耐心溝通,順利協助雙方化解爭議,展現臺灣警方的專業與國際服務熱忱。
事件發生於今早約8時30分,兩名外籍旅客駕駛四輪電動自行車沿池上鄉田間小路遊覽,途中車輛因操作不慎損壞,歸還時與業者在維修費用上產生分歧。警方表示,業者原先依據損壞狀況提出2,000元的維修費,但外籍遊客僅願支付500元,雙方因語言障礙無法有效溝通,現場氣氛逐漸緊張。
池上分駐所接獲通報後,派出警員薛有博、羅曉薇、黃暄凌與楊雯雅到場處理。員警薛有博憑藉流利的英文,主動擔任雙方翻譯與協調者,詳細釐清雙方誤解,並就車輛損壞情形與責任比例進行說明。經過耐心調解,雙方最終同意由遊客支付1,200元作爲合理修繕費用,當場完成協議,併合影存證,圓滿結束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在警方協助下順利解決問題後,法籍遊客頻頻表達感謝,並以中文說出一句「謝謝」,讓現場氣氛溫馨感人,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也轉爲友善與理解。
關山警分局表示,警察除肩負治安維護外,在面對外籍旅客遇困時也扮演重要協助角色。此次事件展現警方的語言能力與同理心,將潛在衝突化爲圓滿解決的典範,也讓外籍旅客留下對臺灣良好的印象,真正落實「以民爲本」的服務精神,傳遞臺灣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