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爲民初心 化解爭議處置糾紛

昨日,國新辦舉行“新徵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司法行政領域代表圍繞“踐行爲民宗旨建設法治中國”與記者交流。蔡小鳳是來自北京市司法局一名行政複議一線辦案人員,發佈會上分享了自己從事行政複議工作近十年來的工作經驗。她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站穩人民立場,兼顧合法性和合理性,對行政機關的違法或不當行爲堅決糾錯。真正實現案結事了、定分止爭,需要有善於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

打造行政複議便捷高效的制度名片

行政複議是政府系統自我糾錯的監督制度,也是解決“民告官”爭議、維護羣衆權益的救濟渠道。2024年1月1日,新修訂的行政複議法實施。這次修訂是行政複議法施行二十多年來的首次“大修”。

新修訂的行政複議法有幾個顯著特徵:進一步擴大行政複議範圍,提高便利性、提升公信力。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民羣衆選擇通過行政複議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收行政複議案件74.96萬件,同比增長了將近一倍。同期,北京市各級行政複議機關共收到行政複議申請超8.4萬件,是2023年收案數的4.4倍,案件量達到歷史新高。

蔡小鳳從2016年開始從事行政複議工作,見證了近年來的變化。近年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致力於打造行政複議便捷高效的制度“名片”。

以前羣衆需要帶上厚厚的申請材料到現場辦理,現在通過司法部在全國推廣的“掌上覆議”微信小程序,“羣衆只要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可以提交行政複議申請並全程線上參與案件辦理。”

力爭辦結一案規範一片治理一域

“我從事行政複議工作以後深刻理解了,我們辦理的一個普通案件,很可能是當事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關係到對個體而言非常重要的權益,每個案件背後都是人民羣衆的安危冷暖。”蔡小鳳說,“帶着這份同理心,我更能夠堅守爲人民服務的初心來化解爭議、處置糾紛。”

隨着辦理案件的增多,蔡小鳳發現,化解行政爭議的關鍵在於前端規範和源頭預防。“要從根源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發生,重要的抓手是通過辦理一個案件、解決一類問題。”蔡小鳳介紹,近十年來,自己在直接糾錯的同時,累計向相關部門制發20多份行政複議意見書、建議書,及時指出違法或不當行政執法中的普遍性問題,提出完善和改進意見,力爭“辦結一案、規範一片、治理一域”。

對涉企行政複議案件建立綠色通道

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此前,司法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全國工商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行政複議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全面提升涉企行政複議工作的質效。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積極加強涉企行政複議工作,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我們對於行政機關的監督是全面且嚴格的,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去年,蔡小鳳辦理了一起案件。當時,根據相關規定,企業受到行政處罰,“我們調查研究以後發現,處罰的額度有不合理之處,最後推動行政機關降低了處罰數額,直接糾正不當行政行爲,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目前,北京市已經對涉企行政複議案件建立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調解,加大調解力度和監督力度。此外,針對普遍性問題,蔡小鳳與同事們及時制發行政複議意見書、建議書。“例如,針對市場監管領域存在的重複處理投訴舉報問題,我們指導相關部門建立案件登記識別規則,完善合併查處制度,減少對企業的重複檢查,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蔡小鳳表示。

文/本報記者高語陽

統籌/劉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