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解約潮席捲臺中?房仲曝:臺積宅、捷運藍線宅成海嘯第一排
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園區。圖/中科管理局提供
全臺預售屋解約潮正席捲,根據市調機構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5月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臺中也是重災區。房仲觀察發現,銀行依今年景氣鑑價結果,貸款低於8成,或有1至2百萬落差,尤其是臺中海線、屯區、中科周邊標榜臺積宅、捷運藍線宅等蛋白區強調低首付、低自備的首購族衝擊大,成海嘯第一排。
全臺預售屋解約潮席捲,據市調機構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5月六都加上新竹縣市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年增率飆上近6成,反映預售屋解約增,下半年恐加劇。從各縣市來看,解約量集中在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中央在2023年8月端出新青安優貸政策,房市快速升溫,也導致各地低總價物件需求強,房價明顯走揚。但去年下半年央行加碼信用管制,加上各大行庫強化放貸內控,市場景氣明顯收斂,購屋族羣貸款額度不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陳定中指出,目前受衝擊最嚴重的族羣,就是去年與建商簽約買預售屋,且今年正好要交屋,正與銀行申貸的購屋舟舟牛禾買方,由於簽約時的價格落在高點,如今銀行鑑價很難比照辦理;加上行庫緊縮貸款額度,買家房貸不如預期,便有可能斷頭解約。
陳定中觀察發現,尤其是臺中海線的沙鹿、清水、梧棲,以及屯區外圍等蛋白區,過去3、4年的漲幅可觀,新案單坪均價一路從20萬出頭,飆到35萬元以上,但隨着景氣走弱,蛋白區的剛性支撐略顯不足,加上供給量居高不下,賣壓相對沉重,因此「先跑先贏」的氣氛日漸濃厚,也讓臺中海線及屯區外圍的解約案件愈來愈多。
也有房地產業者發現,重災區落在蛋白區,尤其銀行鑑價標準中,落在C級地段,例如臺中海線、屯區,因景氣不好,鑑價的核貸成數大打折扣,尤其是針對首購族推出標榜在中科臺積電等大廠附近的預售案,或者強調捷運藍線有經過預售案,因案量非常大,甚至有建商推出低首付、低自備、工程0付款等優惠,一旦首購族貸款成數不夠,將面臨極大衝擊。
住商機構中區協理賴萬指出,最近預售災情頻傳,樣態上除多戶購買者、換屋族卡到選擇性信用管制外,另外一種受災戶是當時購買3000萬以上物件屋主,房價漲破4000萬豪宅線貸款只剩三成,一來一往之際除貸款差距四成以上,利率也從簽約時的1.5%到目前的2.7%起跳,可謂成數與利率「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