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國的鬱悶與突圍
(圖/美聯社)
印度總理莫迪大概是這一陣子最鬱悶的人了。8月27日,美國對印度50%的關稅正式開徵,裡面包括對印度買俄國石油加徵的25%二級制裁。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指責莫迪,說印度買俄國石油,等於資助俄軍侵烏,所以俄烏戰爭根本是莫迪的戰爭。相信莫迪聽了這話一定很錯愕。
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印度一直表示國際上的重要議題不只俄烏戰爭,南方國家關切的發展、氣候、疫情、債務等問題也應該同樣獲得關注。怎麼一下子,在美國人嘴裡俄烏戰爭成了莫迪的戰爭?一場關稅大戰,相信很多國家都會感嘆自己「錯估了川普,也高估了自己跟川普的關係」。印度的感受一定更是如此。
鬱悶之下,印度努力從3個方向突圍。第一是持續對美談判。印度找了跟白宮幕僚長威爾斯女士關係密切的公關公司,對川普政府進行遊說。對美國則絕不出惡言。8月底莫迪在日本受訪時仍強調要強化印太聯盟,以及建立一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重要。對莫迪這麼驕傲的人,要做到這點也真不容易。
8月29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的對等關稅等大部分關稅政策違法後,各國與美談判的速度都放慢了腳步,觀望一陣再說。印度應該也會一樣。
第二是刺激國內消費。莫迪在8月15日獨立紀念日時宣佈調降消費稅,希望能刺激國內消費,改善經濟體質。在美國對印度豎起關稅壁壘的時候,用國內消費爲「印度製造」找到出路。
第三是和美國以外的貿易伙伴深化或改善關係。5月印度跟英國簽訂自貿協定,與歐盟的協定也有望於年底前簽訂。這幾天則主要看的是印度與日本,以及和中國的關係。
莫迪在8月30日抵達天津,參加31日到9月1日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莫迪7年來首度訪問中國,引起世人的關注。中印兩國其實互相需要,中國需要印度的市場,印度需要中國的投資與電池、電動車、潔淨能源方面的科技。但就在莫迪確認要到天津後,石破茂宣佈莫迪在到天津之前會先到日本訪問。這可看到印度在外交上力求平衡的佈局。
印度和日本的關係向來友好。莫迪到日本強化了兩國在國防與半導體供應鏈的合作。爲介紹日本高鐵的性能,石破茂還與莫迪共同乘坐新幹線到宮城縣仙台的東京威力科創半導體廠參觀。日本更承諾10年內對印度投資680億美元。雙方重申了在能源、貿易、科技的夥伴關係。
這裡可看出印度與日本,和中國關係的親疏不同。中國當然也明白。可是兩國又有互相需要之處,於是川普的關稅大刀,讓兩國在這個時間點有了改善關係的契機。
耐人尋味的是,莫迪在日本受訪時講的都是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沒提他要去參加的是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合組織是以中國城市爲名,而且成員還有巴基斯坦,這也許是他不想提上合的原因。反正金磚國家裡面也有中國,對中國也不算失禮,而川普忌憚的是金磚,不是上合,所以就強調金磚了。這當也是莫迪外交的細緻吧。(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