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談外賣大戰再度白熱化:平臺要實現補貼可持續|宅男財經

【宅男財經|專家面對面】剛剛過去的週末,平臺外賣大戰再次拉開帷幕。據媒體報道,阿里、美團兩大平臺放出了大量且大額的外賣紅包券,其中包括“滿25減24”“滿15減15”“滿22減18”等多張無門檻外賣券。淘寶閃購平臺推出了“滿18減18”的新人專享紅包,美團也聯合不同奶茶飲品品牌推出了“0元喝奶茶”的平臺福利活動。

7日,淘寶閃購和餓了麼聯合宣佈,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8000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1300萬。美團公佈的信息顯示,截至7月5日23時,美團即時零售當日訂單突破1.2億單,其中,餐飲訂單已超過1億單。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分析稱,外賣平臺大戰起因是京東秒送開啓外賣騎手和商家補貼,並迅速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從當前的市場格局來看,美團依然在外賣領域佔據優勢,但京東增長勢頭良好,淘寶閃購則是通過即時零售來作爲本地配送生態的補充。對於消費者來說,通過即時零售買商品的習慣正在養成,從過去電商購物轉變爲即時配送的本地購物。

盤和林表示,美團、淘寶、京東在外賣戰場上爭奪外賣入口的本質是爲了生態競爭——爭奪的是外賣,競爭的是即時零售。“補貼大戰是多方共贏局面。”他指出,消費者實惠更多,騎手訂單更多,商家則補貼更多,平臺需要通過多元化流量分攤補貼成本,“而平臺也並非賠錢賺吆喝。”

盤和林表示,現階段,外賣市場屬於商家、客戶、平臺和騎手的存量博弈,總是需要有一方犧牲更多。未來平臺更多通過內部挖潛來降本增效,實現正向利潤,或者通過其他相關業務變現,這樣在外賣上的補貼其實也是可持續的。

(責任編輯 董湘依 製作 鄭錚 宅男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