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中國“新農人”在鄉村振興中學直播

來源:環球時報

新加坡《海峽時報》7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新農人”在鄉村振興中學習直播 高女士知道如何種出優質的紅薯、花生和小麥,但美味的農產品已不再足以吸引精通應用程序的中國消費者。爲了避免自己的農作物爛在地裡無人問津,這名56歲的農民如今重返校園,參加了一個“直播訓練營”,學習如何通過手機將自家蔬菜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高女士和她的同學們正在努力成爲網絡紅人,成爲中國的“新農人”——即在農業生產或服務中運用最新技術的羣體。

在過去一年裡,中國社交平臺抖音上的新農人創作者數量飆升了52%,因爲他們希望藉助中國10億互聯網用戶(全球最大互聯網市場)的力量實現發展。

“對農民來說,銷售農產品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線下銷售。”來自山東平度市的幹部陳先生說。在戶外直播中,陳先生面對架在三腳架上的手機,把一個熟透的梨捏碎。“看看這汁水!”陳先生戴着草帽頂着烈日向觀衆介紹道:“買回家嚐嚐,給家裡的娃榨新鮮的梨汁。”

隨着中國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從服裝、化妝品到大蒜等各類商品,直播已成爲農民直接吸引和招攬顧客的重要營銷平臺。用戶只需點擊一下按鈕就能購物,還能在直播期間發表評論或向賣家詢問產品信息。

田家姐妹是農民出身的主播兼電商專家,她們每月組織一次訓練營,提供4天的強化課程及“終身”跟進服務。學員們學習如何用引人入勝的腳本、道具和吸引人的背景來留住觀衆。

在教室裡,十幾名學員看着高女士舉起切好的茄子,幾乎不停頓、不結巴地講述烹飪這種蔬菜的最佳方法。“記住,推銷產品時,可不只是死記銷售話術。”田女士一邊回顧高女士的模擬直播,一邊在白板上寫着。田家姐妹與一個表親共同創辦了這所直播學校,田女士說,她所有的學員都能拿“滿分”,“他們以前從沒做過這種事,光是能站起來開口說就已經是個挑戰了。因爲他們想賺這份錢,就得突破自己的極限”。高女士說,她參加這個訓練營是因爲像她這樣的農民面臨激烈競爭,“不能再死守傳統的務農方式了”。在山東馬陵山腳下種植農作物的她,如今已經在抖音上發佈視頻,還收穫了7000多名粉絲。

不過,農民在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時仍面臨障礙。高女士說:“直播和製作視頻都是新鮮事物。對年輕人來說,用電腦感覺毫不費力,但我們得付出雙倍努力來學習這些東西。” (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