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見證新動能】“90後”玩轉直播“新農活” 助力鄉村振興跑出新賽道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見證新動能】“90後”玩轉直播“新農活” 助力鄉村振興跑出新賽道)
video
在泰州市姜堰區,有這樣一羣“90後”,他們是助農直播的“先鋒隊”,也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從拍攝短視頻到直播帶貨,這些年輕人讓更多人走進鄉村,又讓村裡的農特產品走出去。春節期間,這些年輕人在忙活些什麼呢?《新春走基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奮鬥故事。
“大家好,我是鑫仔,推薦來自我的家鄉蔣垛鎮的特色農產品,這是我們家鄉的草莓。”正在進行直播的是泰州市姜堰區蔣垛鎮許橋村的黨總支副書記陳鑫,他還有一個廣爲人知的身份是助農主播鑫仔。自從2022年開啓了直播之旅後,每天晚上的8點到10點半,陳鑫都會準時上線,幫助村民們銷售本地的特色農產品。今年春節期間,他爲直播做足了規劃。
泰州市姜堰區蔣垛鎮許橋村的黨總支副書記陳鑫說:“春節期間也是不停播的,我們會每天推出不同的主題,走進農戶家裡面,把村民自己家裡的特色農產品,還會把本地的特色民俗,通過手機鏡頭分享給全國各地的好朋友們。”
陳鑫是土生土長的姜堰人,2018年在外求學的他選擇回到家鄉,到許橋村做了一名“村官”。回村之後,陳鑫就帶着村民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幫助大夥兒增收致富。但在2022年,他在走訪村民們的過程中瞭解到,由於當年羊價下跌,村民們養的羊大量滯銷,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這也讓陳鑫認識到,光有好產品還遠遠不夠,如何打開村裡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路,纔是當務之急。
陳鑫說:“當時想到別的地方村幹部、大山裡的村幹部都能通過直播讓農產品出山,我們爲什麼不可以?我就說幹就幹,當時我們把毛羊賣到23元一斤,在村裡一下子炸開了鍋,大家都很開心,然後就開啓了直播之路。”
兩年多的時間,鑫仔直播間從幾個觀衆,到如今每天千餘人收看,訂單也是越來越多。不僅自己幹,陳鑫還帶着村裡不少年輕人一起成立了“興村主播”團隊。他們不僅賣貨,直播結束後,主播團隊還會幫村民們打包、發貨,運營、客服等也都是自己在做,每天忙完都到了深夜。工作結束後,陳鑫還會掏出“賣貨賬本”,在上面細細記錄銷售數據,及時統計售後反饋,針對性地提升直播效果。
陳鑫說:“去年,自己一個人幫助30多戶村民,累計銷售農產品達到八九萬元,現在三五個人能夠分片區,更好地幫助村民增加收入。”
一部手機,成了連接城鄉供需的“新農具”;直播帶貨,變身開啓增收大門的“新農活”。搶抓直播帶貨的“風口”,這些年輕的電商人將村民、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電商產業園等特色農業資源有機整合,與全國各地的商超、零售商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係,讓本地農產品走上了更大的平臺。
泰州市姜堰區樑徐街道周埭社區羊肚菌種植戶趙崇說:“助農直播團隊定期到大棚幫我們拍攝短視頻進行宣傳,豐收的時候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幫我們在線上銷售,極大地拓寬了我們銷路。”
如今,在姜堰,像陳鑫這樣懂技術、善經營、精直播的鄉村振興生力軍已經越來越多。通過開設“鄉播學院”,當地已經先後培育了1200 多名“90後”直播人才,讓更多年輕的力量紮根鄉村。
泰州市姜堰團區委書記李岑說:“我們聯合多部門組織實施了‘青堰星主播’培育計劃,全力爲青年主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資金支持、品牌產品搭建、場地提供等‘全鏈條’服務,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這兩年,這些90後的鄉村主播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他們通過電商直播,助力姜堰農特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0%,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0%。新的一年,他們也許下了新的心願。
“堰上週埭”鄉村直播間主播王霞說:“巳巳如意,蛇年大吉,新的一年希望我們直播間可以越辦越紅火!”
泰州市姜堰區樑徐街道周埭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吳遠軍說:“更多的農產品通過直播間走向全國各地,讓社區的居民口袋富起來,幸福感更足。”
(江蘇廣電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凌 陳忠耀 李澤灝 張正 楊爾希 姜堰臺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