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寧:流量變銷量 直播助農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九江7月10日電 (盧夢夢)“看,這就是武寧的高山白茶,從清明前的嫩芽採摘到古法炒制,每一步都凝聚着茶農的匠心。”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魯溪鎮的萬畝高山茶園內,九江市武寧縣新聯會網絡人士分會會長李平正對着鏡頭介紹家鄉的特產。
“我過去在外地做互聯網營銷,後面返鄉創業,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瞭解武寧,品嚐我們家鄉的好味道。”2022年,返鄉後的李平憑藉在互聯網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迅速組建了自己的直播團隊,深入全縣各村,尋找具有代表性的農特產品,進行直播助農。
“我們到農戶家中拍攝紅薯粉條的製作過程,反響很好。目前,武寧本地的手工紅薯粉條每個月線上銷售額有2萬多元。還有武寧棍子魚,經過平臺推廣,每月的銷售量有1000餘份。”看着越來越多“土特產”走出武寧,李平在欣慰的同時,也在積極進行新的探索。“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本地的新階層人士參與到家鄉建設中來,助力鄉村振興。”李平表示。
圖爲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當地鄉村能人張祖金正通過手機平臺直播銷售農產品。 受訪者供圖
“手機變‘農具’,直播變‘農活’。”眼下,在武寧,鄉村能人張祖金也通過互聯網找到了助農新出路。“我過去長期在外地做生意,2021年返鄉後就一直想爲家鄉發展努力一把。2023年,我開始運營個人抖音和快手賬號,並在2024年1月成立農業公司,組建直播團隊,主要推介武寧本地的農產品。”張祖金說。
在張祖金和團隊的努力下,武寧當地的辣椒、油麪、棍子魚等特產紛紛走進大衆視野。“一年多以來,我們團隊農產品的銷售額已有近300萬元。”張祖金介紹,去年以來,除了直播助農外,他還定期開設電商培訓班,爲有直播意願的農戶提供賬號搭建、抖店運營等幫助。“今年,我打算成立武寧縣三農主播實踐基地和農產品交易中心,培育更多農村電商帶頭人,助力鄉村發展。”張祖金說。
近年來,武寧縣委統戰部通過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樹立典型,積極引導新階層人士藉助短視頻、直播等“雲端”力量投身家鄉建設,在農產品銷售、文旅“出圈”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