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體育賽事:當下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鄉村體育賽事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爲推動鄉村發展的新生力量。近年來,全國各地鄉村體育賽事如火如荼,從“村超”到乒乓球、羽毛球、賽龍舟、“村跑”等項目,鄉村體育的發展勢頭越發強勁,爲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爲國家戰略,“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在全國鄉村逐漸展開。2022年,《關於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更是明確了鄉村體育賽事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各地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各種鄉村體育賽事,並且將賽事與農文旅充分融合,進一步加快了賽事舉辦地各領域的發展。

“鄉村體育賽事的興起,是體育事業在鄉村的普及和發展,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鄉村體育賽事不僅促進了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向外地人展示了當地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也促進了不同地域間、不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往來,提升了體育競技水平和賽事組織管理水平、社會治理水平,增進了人們對體育精神和實質的理解,提高了農民的身心健康管理水平,進一步賦能鄉村振興蓬勃健康發展。”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段成金說。

鄉村體育賽事的優勢顯而易見。其聚集性強,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人羣參與,形成熱烈的比賽氛圍。參與性好,門檻低,使得更多人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組織便捷,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依靠相對完善的賽事活動機制和信息化技術即可實現。項目多樣,涵蓋了足球、氣排球、龍舟、乒乓球、羽毛球等多個項目,滿足了不同人羣的運動需求。

鄉村體育賽事對舉辦地的影響力更是深遠。在政治方面,它凝聚了人民力量,增強了民族認同感,體現了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賽事的舉辦,人們的愛國、愛家鄉情感得到了激發,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賽事的成功舉辦,也提升了當地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影響力,展現了中國鄉村的發展成果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經濟方面,鄉村體育賽事的舉辦帶動了旅遊經營收入的增長,優化了基礎設施,擴大了賽事舉辦地的名氣。體育愛好者前來觀看比賽,產生了大量的旅遊支出,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爲了更好地推動產業發展,舉辦地投入資金和資源建設體育場館、訓練場地等,改善了鄉村交通條件。賽事的廣泛報道和關注也提升了舉辦地的知名度,爲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文化方面,鄉村體育賽事成爲了鄉村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它弘揚了體育精神,提升了羣衆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民族自豪感。賽事與當地農事農季、民俗節慶相結合,展現了新時代農民的風采和農村的風貌。通過賽事的舉辦,人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得到了增強,區域品牌也得到了打造和提升。

在提升賽事舉辦水平與參與者競技水平方面,通過長期舉辦體育賽事,不斷提升當地賽事運營管理水平,利用現代科技保證賽事的公平性和競技性。引進培養專業人才,提升賽事運營管理的專業化、科學化水平。體育賽事不僅給予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技戰術展示機會,也是運動員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他們在賽場上展示出最高的競技水平,也間接促進了教練員之間的交流學習。

鄉村體育賽事還有效改善了賽事周邊的生態環境。政府加強了對賽事周邊的環境綜治,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環保宣傳。這不僅推動了賽事舉辦的可持續發展,也提升了整個舉辦地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鄉村體育賽事的舉辦還有利於提升社會綜治水平。爲了提升賽事承辦能力,舉辦地需要進行前瞻性規劃,加強區域內多部門協同聯動,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確保了賽事現場的公共安全。

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持續地創新和投入。鄉村體育賽事作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需要根據本地發展實際和地域特點,尋找合適的舉辦途徑。應該深挖鄉村內外資源,拓展“鄉村體育賽事+”發展模式,形成體育賽事與農文旅多方位融合機制,比如體教融合、鄉村體育賽事+旅遊、文化、科技、培訓、康養、商圈、體育製造、體育場館及設施建設、鄉俗、非遺、傳媒等。最後,做好一系列頂層設計,從場地設施、交通路網、生態文明環境等方面入手,可以村村獨立辦賽事,也可以建立賽事村村聯合體,拓展體育產業新空間,逐漸做大做強區域經濟,爲鄉村體育賽事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段成金、束景丹)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