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財劃法上路 明年統籌分配款大增89%

2026年中央統籌分配款

新版財劃法上路,明年各地方政府統籌分配款「爆增」。財政部2026年統籌分配款明細29日出爐,合計數自今年4,676億元增加89%至8,841億元,共成長4,165億元,六都漲幅介於5成至8成,新竹縣市更成長2.5倍。

財政部表示,針對普通統籌稅款分配金額,經財政部依新法公式及分配指標完成設算,並保障獲配金額不低於今年度獲配數,29日已通知各地方政府獲配數。

依財政部最新版本,2026年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8,488億元,另有4%特別統籌分配款,合計統籌分配款8,841億元。以各地分得普統絕對金額來看,臺北市超過千億元、達1,149億元最多;新北市958億元緊追其後。

增加金額也以雙北超過400億元最多。臺北市增加442億元、增幅62.5%;新北市增加407億元、成長73.9%。臺南和高雄在六都中的增加金額和幅度都墊底,臺南市增加169億元、高雄市250億元,成長幅度均約50%。

至於六都以外的各縣市,以新竹縣市和宜蘭收穫最多,新竹市2026年獲配298億元,較去年多了214億元,新竹縣則分到245億元、增加176億元,成長幅度都超過2.5倍;宜蘭則是自去年的63億元成長2倍至191億元。

據財政部統計,除了澎湖、金門和連江,其他非六都縣市2026年的統籌分配款都較今年倍增,漲幅介於112%至255%。以絕對金額來看,六都之外分到最多的是彰化縣的325億元,同樣較今年的152億元「加倍」。

新版財劃法部分內容矛盾或欠明確,普通統籌分配款8,488億元中,尚有345億餘元未分完,多數集中在離島,導致澎湖和連江統籌分配款相較今年幾乎沒調,金門則是增加73%至48億元。

財政部對此表示,新版財劃法公式有無法全數分配、未明確規範財產稅成長率序位分數定義及計分方式、未具體明定分配鄉(鎮、市)覈計項目、指標及權重等問題,因這345億元不得移作他用,會等修法後再進行分配。

行政院表示,中央挹注地方財源再創新高,卓院長近期將邀集各縣市首長討論,至於公式有問題導致連江縣短少,中央先幫連江縣彌平差額。由於新版財劃法水平分配公式問題,部分縣市獲配統籌分配稅款增幅非常高,退萬步言,即使北市府加計「金融營業稅短少補助款」10.2億,今年度以707億計算,明年度也增加442.2億元,增幅高達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