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交出史上最強財報:“人車家全生態”站上新起點
日前,小米發佈了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報告顯示,小米第三季度總營收925.1億元,同比增長30.5%,超過了市場預期的902.8億元。集團經調整淨利潤爲63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淨虧損15億元。
“手機×AIoT”分部收入爲人民幣828億元,實現了手機業務和AIoT業務的雙增長,其中小米手機業務同比增長13.9%,AIoT業務同比增長26.3%,毛利率達到20.8%,創歷史新高。
“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爲人民幣97億元,該部分的毛利率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15.4%增加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17.1%。
“小米已經佈局完成了三條增長曲線。以手機、平板和可穿戴爲核心的個人設備的第一條增長曲線,雖然已經進入成熟期,但小米的增長空間還非常大;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爲核心的家庭設備的第二條增長曲線,雖然傳統,但仍有巨大的創新空間;以汽車爲核心的第三條增長曲線,產業還處於巨大變革中,發展空間廣闊。”在財報業績會上,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對媒體表示。
手機毛利率超預期,AIoT高速增長
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5%,其中小米手機佔13.8%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智能出貨量排名穩居第三。
從地區來看,小米手機市場份額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在69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高端化戰略也取得了穩定進展。根據小米在財報中披露的信息,售價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佔比達到20.1%,同比提高了7.9個百分點。小米手機ASP達1102元,同比提高10.6%,漲幅爲近十個季度以來最高。
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零部件漲價的影響。財報顯示,小米手機業務的收入爲人民幣475億元,毛利率爲11.7%。
據悉,小米在2024年10月份發佈了新一代小米 15系列旗艦手機,在整體起售價高於上一代的情況下,小米 15系列以更快的速度實現了100萬臺銷量的突破。這有望進一步改善手機業務的毛利率。盧偉冰在業績會上也表示,四季度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將會反彈。
同時,小米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得到提升。Canalys的數據顯示,三季度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市佔率增至14.7%,連續三個季度提高,排名也升至第四。盧偉冰認爲,主要取決於產品競爭力、品牌勢能、新零售三大因素。“一方面是小米手機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小米汽車對小米品牌的帶動。”
新零售佈局方面,經過2023年的整合後,小米之家重新回到增長歸到。截至2024年9月,小米之家門店數量已經超過13000家,並且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開出來100多家超過500平方米大店,基本都在商場裡的最佳位置。小米今年年底的目標是15000家門店,明年的目標是拓展到2萬家門店。
“長期目標來看,小米在中國市場未來每年至少提高一個百分點的市佔率,預計2027年至2028年小米手機市場份額會達到20%。小米在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相信未來三年會是中國品牌拉開差距的三年。”盧偉冰說。
小米核⼼IoT品類在保持⾼速增⻓的同時也在貢獻利潤。
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了8.61億部,同比增長了23.2%,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9.2%至1億,小愛同學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8.5%至1.35億。
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平板產品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58.4%,全球排名穩居前五,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穩居第三。
具體到智能大家電品類上,空調出貨量達到17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55%;冰箱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0%;洗衣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50%。
小米集團副總裁、CFO林世偉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雙十一’小米全渠道累計支付超319億,創歷史新高。目前小米智能大家電業務增長非常強勁,但市場份額相對來說比較低,未來在國內市場上仍有很大的提升潛力,還未開拓的海外智能大家電市場,也會給小米大家電業務帶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再次上調年度交付目標,小米汽車單季收入大幅增長
小米汽車SU7於今年3月份正式上市和交付,第三季度單季,小米SU7系列交付了39790輛新車。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完成67157輛小米SU7系列新車的交付,並且小米汽車銷售服務網絡已經覆蓋中國大陸地區38個城市,擁有共計127家汽車銷售門店。
11月18日小米汽車又宣佈,截止當天,已經實現了累計交付十萬輛新車的目標,並將全年的交付目標從原來的12萬臺調整到了13萬臺。
儘管第三季度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上仍然虧損15億元,但環比大幅收窄16.6%。此外,該業務營收已經達到了97億元,環比增長超過50%,毛利也進一步上漲至17.1%。
小米方面認爲,汽車的投入是一個典型的網絡效應。隨着汽車的規模起來,成本持續優化,汽車業務四季度的毛利率還會有所改善。
林世偉在業績會上表示,在毛利率比預期高的情況下,也會把更多資源回投在未來的研發項目上。換言之,小米汽車在研發投入“上不封頂”。
此前,小米發佈小米SU7 Ultra量產版,該車型被定義爲SU7系列裡面定位最高端、性能最強的車型,預售價達到了人民幣81.49萬元,預訂開啓10分鐘,小訂量就已突破3680臺,刷新了80萬以上豪車的預訂紀錄。近期小米汽車又發佈了智能底盤預研技術,包括小米全主動懸架、小米超級四電機系統、小米48V線控制動、小米48V線控轉向等四項核心技術。
“小米汽車的成功也是小米模式和方法論的成功。小米模式以用戶爲中心,專注於打造爆款產品,而小米的方法論則強調在高端化戰略上的持續探索和實踐。小米所實現的產品數量都是友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量,但是單款產品效率遠高於他們,單款產品投入的壓強遠高於他們。”盧偉冰在業績會上表示。
業績超投行預期,“人車家全生態“潛力巨大
財報顯示,截止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的現金儲備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516億元,超過小米SU7量產前一年的1276億元,更高於小米宣佈造車時的1080億元。
豐厚的現金儲備,使小米有底氣在底層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大規模投入資源,這也給小米的長期發展帶來更大確定性。2024年第三季度的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60億元,同比增長19.9%。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集團的研發人員數達到20436人,佔員工總數的48.6%。
在業績會上盧偉冰也表示,小米的技術投入會轉化爲產品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過去的5年,我們着力提升了我們的體系、流程、信息化、組織和人才建設。小米的能力建設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種變化能夠讓我們從容的去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2024年以來,小米集團港股漲幅最高已達90%。對於小米的發展前景,多家投行也給出積極評價。
摩根士丹利將小米集團港股目標價上調25%至35港元,匯豐銀行提高了小米公司的目標價至36.7港元,多家機構預計今年電動汽車出貨量和利潤率預計將進一步上升。分析師團隊認爲,近期小米集團股價回調爲長線投資者提供了機會,相信其顛覆性力量正在顯現。
中金分析師更是肯定了小米在高端化方面的表現,認爲Q3智能手機出貨量穩中有升,大家電帶動IoT毛利率創新高,中國市場高端手機份額表現亮眼。
正是在硬核科技領域的長期積累,爲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爆發奠定了紮實基礎。在消費電子領域,小米與蘋果、華爲、三星這樣的巨頭一路競爭,突出重圍。在汽車領域,小米致力於躋身世界汽車企業前五名。小米已然成爲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稀缺的「人車家全生態」閉環的科技公司,除了手機、智能家居、汽車的業務全面迸發,用戶圈層不斷向女性用戶、蘋果用戶、影像用戶等擴圈,小米「人車家全生態」帶來的協同效應也日益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