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街道:“家門口”的法治“微光” 照亮基層治理新路徑
通訊員 劉文文
近日,梧桐里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熱鬧非凡,寧陽縣法院梧桐里社區“微法庭”揭牌儀式在此舉行。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俊傑,文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王玉勇致辭並共同揭牌,街道各社區負責人及法院幹警共計30餘人到場見證。隨着梧桐里社區“微法庭”的啓動,文廟街道各社區“微法庭”與鄉村“法官驛站”同步啓用,司法服務的溫暖觸角延伸至街道的每一個角落。
作爲社區治理的“新夥伴”,梧桐里社區“微法庭”秉持“便民、高效”原則,按“不增編、不建房、一根網線、一塊屏”的靈活模式,架起連接司法與居民的“連心橋”。今後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靠前解紛、網上辦案、普法諮詢等一站式服務,讓“法官在身邊、服務在眼前”從承諾變爲現實。這不僅實現了司法資源的精準下沉,更是文廟街道打通司法爲民“最後一公里”、將專業司法力量轉化爲社區治理優勢的關鍵舉措。
揭牌當日,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了“微法庭”首案審理——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在法官的悉心調解下當庭和解,生動直觀地展現了“家門口法庭”的公正與高效。法官團隊隨即結合這一鮮活案例,深入淺出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條款,爲社區志願者和居民答疑解惑,現場發放普法資料200餘份,真正做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
社區“微法庭”的設立,是文廟街道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治理支點。未來,文廟街道將通過激活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的新動能,以社區“微法庭”爲樣板和支點,深化“羣衆吹哨、法官報到”的響應機制,推動法治力量深度融入社區網格治理體系,攜手共繪“矛盾化解在社區、服務落地在門口”的治理新圖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繫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