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一刻鐘便民圈”繪就百姓幸福新圖景
在通遼市科爾沁區的大街小巷,“一刻鐘便民圈”正悄然改變着羣衆的生活。
在西門街道團結社區,“智慧”成了便民圈的關鍵詞。家住東方世紀城小區的居民姜玉梅對此感受頗深。只要拿起手機,就能輕鬆掌握家周邊的各類生活服務信息。這便捷的背後,是社區數字化服務體系的有力支撐。
姜玉梅說:“我想找一個洗衣店,給家裡頭的衣服洗一洗。這東方世紀城一刻鐘的便民服務圈,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的很方便。”
居民口中的便利,正來自西門街道“一網智治”管理平臺。作爲響應數字時代治理要求的重要舉措,這個以黨建爲引領的綜合性平臺,整合了“智享西門”和“東方世紀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兩大模塊,打破數據壁壘,讓居民輕點屏幕就能知曉周邊1到3公里的生活服務資源。
西門街道團結社區副書記包春麗介紹道:“‘智享西門’平臺從民情收集到效能評價,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鏈條,每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事件處置公開透明,領導實時在線監管,能有效推動事件辦結,實現社會治理的精細化與智能化。沿街有二維碼,居民掃碼就能查便利店、健身場所等,精準定位,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服務。”
更貼心的是,這套系統縱向貫穿街道、社區、網格三個治理層級,橫向連通街道各職能部門,通過高效業務統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閉環管理,將基層治理工作從過去的治理主體“碎片化”轉變爲現在的“一網統管、多點融合”,形成了社會基層治理“網格員吹哨、街道部門來報到、百姓有需求、政府有迴應”的便民服務新格局。
包春麗表示:“接下來,西門街道將重點圍繞‘有佈局、補短板、惠民生、建平臺’,將項目建設與民生保障相結合,將居民羣衆需求與生活場景相融合,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不斷細化完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這個暑期,團結街道北苑社區新升級的家風館格外熱鬧,不少居民趁着暑假時間領孩子來參觀。
團結街道北苑社區以家風館、共享食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兒童之家、未成年人活動中心爲支撐,構建起覆蓋全年齡段的便民生活圈,讓羣衆在其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團結街道北苑社區萬達華府小區居民邱麗麗說:“帶孩子來家風館看看特別有意義,這些真實的故事比我們講多少道理都管用。孩子也聽得認真,還能跟着學怎麼待人接物,這個暑假過得比較充實。”
據介紹,自建成以來,團結街道北苑社區家風館已累計開展174場紅色故事和家風活動,共享食堂組建幸福外賣隊,切實解決了老年人吃飯難問題;養老中心近年來累計服務老人700多位;兒童之家和未成年人活動中心開展專題活動247場次。
團結街道北苑社區網格員、講解員遲志敏表示:“接下來,我們北苑社區會繼續聚焦羣衆的需求,把便民圈的服務做到更實、更細、更實,讓每位居民都能在便利與溫暖中感到幸福。”
在科爾沁區,“一刻鐘便民圈”不再只是服務點位的集合,更成爲羣衆共居共樂、相親相愛的生活舞臺。如今,圍繞在羣衆身邊的各種便利化服務,讓羣衆共享便利、共話家常、共築情誼。(孫欣、劉海瑤)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