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遇見幸福 成都“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繪就城市溫暖座標

紅星新聞網(記者 劉雨 朱燕玲)3月5日報道 如何讓城市建設更有溫度,讓居民生活更加舒適便捷?成都以“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給出了答案。

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會同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依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構建“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試點方案》,強化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主動迴應羣衆需求,通過補短板、提品質、塑特色,推進100個“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試點建設,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能力。

中午11點半,家住錦江區R29社區生活空間附近的王爺爺準時出門,步行10分鐘來到社區智惠食堂門口。“菜品豐富、乾淨,吃起來很放心。”王爺爺對食堂的飯菜很滿意。

今年73歲的王爺爺很喜歡現在的生活圈,“很方便,小區出門走幾步就有公園、菜市場和公交站,還可以去體檢、借閱圖書、託管孫兒,日子充實得很。”

在成都錦江區R29社區生活空間,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居民的“衣食住娛”等多方面需求在一個微觀空間裡被一站式解決。這正是成都市以“精準把握居民需求、精準謀劃點位佈局、精準施策建設項目”爲引領,打造“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的生動註腳。

產城共融:生活空間裡的幸福方程式

“社區那麼大,跑來跑去實在太麻煩了,而且人多了還‘打擠’,想要一個能滿足大家‘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位於錦江區成龍路街道的“R29”社區生活空間就此誕生。

在這裡,附近居民只需10元就能在“共享健身房”享受兩小時運動時間;掃碼預約便可以在明亮得體的“共享辦公室”辦公;上班沒時間辦證,下班後可在自助機上方便辦理;帶小孩的老年人,可以放心地把小朋友安排到遊樂室,然後享受按摩、義診等服務……不僅如此,街道還通過政企聯合,不定期舉辦人才交流、主題市集、品牌快閃店、主題運動等活動,爲居民帶來豐富多元的高品質體驗。

“以政府資源、國企資源爲主導,帶動多元資源融入,突出“共享+”理念,再整合和豐富服務業態,構建多層次服務場景,爲周邊1公里超12萬名居民構建起了‘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據瞭解,錦江區按照“黨建引領搭臺、政府主導規劃、居民需求牽引、企業資源聯營”的思路,創新運用“社區商業+” 理念,推動轄區“黨建圈、陣地圈、治理圈、生活圈、商業圈”五圈融合,打造社區藝術區、社區劇院、健身房、便民服務、共享會議室、社區自習室、政務中心、社區咖啡、老年健康促進中心九大服務場景,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夠擁有辦公、運動、社交、親子、文娛等高質量服務體驗。

“15分鐘”不僅是一個時間刻度,更是一把開啓幸福生活的鑰匙,蘊含着成都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治理密碼。

全齡友好:家門口的民生服務綜合體

走進成都高新區盛泰社區,全齡友好的服務場景躍然眼前。“今福蓉·高新長者之家”裡,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實時傳輸老人體徵數據,31戶家庭享受嵌入式養老服務;“咿薇托育”中心內,專業育嬰師通過AI系統分析幼兒成長曲線,多元托育模式解放雙職工家長雙手。這個1.36平方公里的社區,構建“一核五治”協商體系,以三大“泰”系列服務體系織就15分鐘全齡生活圈。

其中,“泰”便捷的全齡友好,芳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新“華西專家+家庭醫生”雙軌服務,惠及12000餘個家庭;“泰貼心”的政務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泰和書苑、“家門口的學堂”特色品牌活動實現了公共服務的高效供給;“泰省事”的服務平臺裡“幸福小站”集結社區能工巧匠,“晶立方工作站”打造創業孵化空間,以“四鄰四議”機制解決羣衆訴求,“蓉易就業”社區就業服務點夯實“網格+就業”工作服務力量,多元場景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完整社區內生循環的“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宜居體驗。

治理創新:“三個精準”背後的幸福方法論

在打造家門口的“幸福圈”實踐中,成都不僅注重硬件設施的完善,更以治理創新提升服務精度。

問需於民,精準找準民生痛點。公共服務如何精準對接羣衆需求?成都以線上線下“雙線聯動”破題。線上依託“天府市民雲”平臺發放問卷,線下發動“微網實格”力量入戶走訪,累計覆蓋3046個城鄉社區,回收問卷超818萬份,梳理開放性建議28萬餘條,托育、養老、醫療等高頻需求一目瞭然,爲政策制定提供了紮實數據支撐。

靶向發力,精準優化資源配置。聚焦“住有安居、業有所成”等七大目標,成都全面梳理公共服務設施“家底”,建立規劃未落地設施清單與缺項清單,同步出臺《成都市“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建設工作導引(試行)》,明確建設標準與路徑,在全市試點建設首批100個試點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推進資源投放與羣衆需求精準匹配。

掛圖作戰,精準提升建設效能。成都創新項目管理機制,統籌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完整社區打造等多元任務,開展設施上圖,形成項目行動計劃表,通過清單化推進、節點化落實,首批100個幸福生活圈實現公共服務“按需供給”、幸福體驗“觸手可及”。

從產業社區的“產城共融”到老舊街區的“全齡友好”,“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不僅是服務半徑的縮短,更是治理溫度與城市品質的提升。隨着“幸福圈”持續擴容,成都正用繡花功夫織就民生幸福網,將15分鐘刻度延伸爲更具內涵的“城市幸福單元”,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百姓生活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