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左後旗:長效治理城鄉環境 繪就宜居宜業新圖景
年初以來,通遼市科左後旗以城鄉環境整治提升爲契機,聚焦人居環境短板弱項,創新建立“黨建引領、全民參與、長效管護”工作機制,推動環境治理從“突擊整治”向“常態長效”轉變,讓城鄉“顏值”與“氣質”同步提升。
高位推動,構建環境治理“責任網”
城鄉環境整治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通遼市科左後旗堅持“旗級統籌、鎮村落實、羣衆參與”的三級聯動體系,實行“定區域、定人員、定責任”包聯制度,確保每條街巷、每個嘎查都有責任人。同時,通過“周調度、月通報、季觀摩”制度,將環境整治納入年度績效考覈,爲建設美麗鄉村奠定基礎。
分類施策,打好環境整治“組合拳”
針對城鄉環境差異,通遼市科左後旗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在城區,以“治髒、治亂、治差”爲重點,開展“清死角、掃盲區”專項行動,梳理出垃圾堆積問題40餘處,累計清理各類垃圾約320噸,做到日產日清,徹底消除衛生死角;在農村牧區,通過建立“網格化+積分制”管理模式,做到門前三包、責任到戶。此外,嘎查村全部配備保潔員對村屯街道和衛生死角進行定期保潔,實現垃圾日產日清。
創新機制,激發羣衆參與“內動力”
環境治理,羣衆是主體。通遼市科左後旗創新“積分超市”“最美庭院”等激勵機制,將環境衛生整治等納入積分管理,居民憑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同時,組織黨員先鋒隊、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開展“環境整治我先行”活動,爲建設美麗鄉村注入文明新風。
文化賦能,擦亮生態宜居“新名片”
環境改善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更激活了發展動能。通遼市科左後旗將環境整治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依託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阿古拉溼地等生態資源,打造“生態+旅遊”產業鏈。2024年,阿古拉旅遊景區評定爲AA級景區,阿古拉嘎查獲評自治區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年接待遊客221.8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9.82億元,同比增長13.03%、66.46%,綠水青山真正成爲富民增收的“金山銀山”。
從“一時美”到“長久靚”,從“政府主導”到“全民共治”,通遼市科左後旗以長效機制守護環境治理成果,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徑。下一步,通遼市科左後旗將持續深化環境治理改革,推動城鄉環境向“全域美、持久美”邁進,讓羣衆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張春穎)
來源:科左後旗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