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捷綠線延伸 居民控炒地皮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完成捷運綠線延伸大溪河東地區可行性評估案,預計年底送交通部續審,22日晚間首場說明會,在地民衆對捷運綠線延伸看法兩極。(廖姮玥攝)
桃園市捷運工程局已完成「捷運綠線延伸大溪河東地區」可行性評估,預計今年底送交通部續審,22日晚間首辦河東場說明會,有民衆直指就是爲了「炒地皮」,且捷運跨越大漢溪有逃生困難疑慮。捷工局長劉慶豐說,延伸至大溪老城區兼顧地方發展及財務考量,已是擠破頭腦的成果。
原捷運綠線延伸計劃全長約4.33公里,沿建德路往南經埔頂路二段、一段、員林路一段銜接大溪埔頂轉運站,全線採高架佈設僅設3站,且未跨越大漢溪進入老城區。經交通部審查意見,捷工局調整方案將路線向東南延伸進大溪老街,並於老街、農會周邊增設2座車站,總長度增加至7.9公里,預估總工程經費約418億元。
說明會上,民衆憂心高架佈設恐破壞大溪之美,質疑捷運站距過長、效益低,是爲了「炒地皮」,且跨越大漢溪部分恐造成逃生困難。也有民衆樂見延伸進老城區,期待日後捷運路網帶動觀光,解決交通問題。
民進黨市議員陳治文建議,路線考量應經埔頂轉運站後往國防大學、中科院向員樹林方向規畫,該處運量高,也能經過市府初步規畫的大溪科技園區,最後再進大溪行政園區,可全面照顧通勤族、遊客。目前介壽路、員林路交通幾乎已滿載,若照原計劃建置,對解決交通問題效益差。另過去市府砸重金修復大溪生態園區,若再建高架恐破壞生態。
國民黨市議員李柏坊說,交通部認爲穿過老城區可解決交通問題,而不是讓民衆以轉運方式到達。另捷工局規畫的路線,設置高架基樁不影響山豬湖、月眉休閒農業區,現階段規畫對老城區整體發展有幫助,未來能延伸至臺北生活圈。
劉慶豐解釋,會往大溪老城區延伸是兼顧地方發展和財務考量,不然老城區100年後還是塞爆,且整條綠延大溪會因無土地開發聯合開發大樓,財務計劃達不到中央標準而告吹。
劉慶豐也強調,若只採輕軌要另設維修機廠,但若採中運量,跟綠線同系統都可共用。至於站距過長是因要跨越大漢溪,已是技術上擠破頭腦的成果,會持續向地方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