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談判膠著…傳放行美牛內臟、絞肉!瘋猜:會拖到大罷免後
臺美關稅談判卡關,傳出我方考慮開放美牛內臟與絞肉、放寬豬腎萊劑標準,社羣熱議「大罷免後纔會開獎」,網友對食安與產地標示疑慮升高。(路透)
臺美關稅談判再度引發社羣熱議。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尚未公佈臺灣新對等關稅稅率,行政院表示副院長鄭麗君仍在華府與美方磋商,但外界關注臺美雙方能否在本月底前敲定協議。根據聯合報報導,我方以10%關稅爲目標,並考慮開放過去管制的美牛內臟、絞肉,及將豬腎萊劑容許值比照國際標準,藉此交換美方讓步。不過,網友普遍認爲談判進度將拖到「大罷免後」纔會定案,質疑政府再度以食安作爲談判籌碼。
編輯推薦
談判內容方面,目前臺灣針對美豬腎的萊克多巴胺容許值明顯嚴格於國際標準,美牛則受限於食安法對於曾發生狂牛症地區的進口限制。然而美國已超過十年未傳出狂牛症,開放障礙降低,加上美方長期要求廢除相關禁令,近期農業部與防檢署也爲此密集會商。政府強調,相關議題尚待談判結果明朗纔會對外說明。
在PTT股板上,不少網友認爲「拖到大罷免後」是既定節奏,有人更點名「大約7/27之後纔會公佈」,認爲一切都與政治時程連動。針對食安議題,有人直接批評「又要用食安換了,然後受害的又都是一般人民」,也有網友認爲開放後「消費者沒辦法選擇啦,到時候一定是把產地標籤拿掉」。但也有人持反向看法,認爲「美牛很好吃,幹嘛不放行」、「比照國際可以,支持」,甚至調侃「吃完再跟你收25% 嘻嘻」。
對於產地標示問題,留言板上意見分歧,有網友強調「美國說標示產地是貿易障礙」,一旦放行,美方勢必要求取消標示,讓外食族難以自主選擇。不過也有人淡定以對,認爲「好不好吃人民會選擇的」、「其實還好,但說實在加工食品就要清楚標示就是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