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拒救英特爾釀25%關稅? 專家:恐短多長空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臺關稅政策傳與臺積電未出手救英特爾有關。(圖/路透)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外傳臺積電(2330)不願出手救英特爾(Intel),導致臺高對等關稅稅率上看25%,不過專家認爲臺積電「出錢出力都兩難」,就商業經營的角度來看伸手救援的可能性不大,只是川普尚未放棄用臺積電救英特爾的念頭,導致這類傳言一直不斷出現,一旦成真恐短多長空。
受到美國對臺關稅上看25%、半導體關稅恐進一步追擊等利空消息影響,臺積電29日股價一度走弱,今(30)日回彈,盤中上漲20元再度追平1160元天價。
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劉佩真指出,過去Intel對臺積電而言一直是「客戶」,若出手相救,將會影響臺積電的獨立性、未來面對股東難交代,在美國政府施壓的聲音出來後,臺積電可說是「幫不幫都兩難」。
劉佩真指出,若是技術入股幫忙,養大自己對手並不合理,影響臺積電獨立性和無可取代性;今年臺積電宣佈1650億美元赴美投資,有助通吃先進製程單,其實比出手救Intel更合理。
臺積電今年在地緣政治因素下到美設廠,劉佩真表示「這個策略短空長多」,臺積電有70%客戶在美,就近固樁很合理。
劉佩真說:「救援英特爾換短期關稅和平,但中長期臺積電最高利益會受到壓縮,反變短多長空。」
至於臺積電是否被迫接受Intel,劉佩真認爲,後續仍要看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扶不扶得起,另外,各國政府在和美國談判後也有送出一些半導體投資的伴手禮,有助沖淡臺積電出手相救的急迫性,不過她表示,「川普尚未放棄用臺積電救英特爾的念頭」而臺積電仍堅守原有立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