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前12年就可看出端倪!研究曝1視力測驗能揪風險
視覺敏感度的下降,可能是失智症前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眼睛的健康狀況,竟能測出失智症風險。英國一項研究指出,視覺敏感度下降,很可能是失智症前兆,甚至在12年前就已埋下伏筆。
根據《ScienceAlert》報導,英國羅浮堡大學研究長期追蹤了英國諾福克地區8623位健康人士,在研究結束時,有537人罹患失智。研究初期,參與者曾接受一項視覺敏感度測驗,他們需要盯着在螢幕中一片移動的圓點,在其形成三角形時立即按下按鈕,那些後來被診斷爲失智症的人,辨識速度比未罹患者還慢。
研究認爲,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類澱粉蛋白斑塊,會先影響和視覺有關的大腦區域,隨着病情的發展,纔會進一步損害與記憶相關的區域,因此,視覺測驗可能比記憶測驗更能提早發現異常。
阿茲海默症還會影響其他視覺處理能力,像是辨識物體輪廓或分辨顏色,早期看藍綠色光譜的能力會受到影響。此外,眼球控制能力會下降,患者更容易被幹擾刺激、吸引注意力,難以控制目光方向,增加駕駛時出車禍的風險。
研究也發現,失智症患者在面對陌生人時,「眼動掃描」效率低。一般健康者會習慣性從眼睛、鼻子、嘴巴掃描對方臉部,以便建立臉部記憶,但失智症患者的眼動模式較爲混亂,可能無法記住新面孔,出現認不出剛見過的人情況,不單是記憶力問題,也可能是視覺處理問題。
過去有研究指出,左右眼動(每秒兩次),能有效提高自傳式記憶,也就是記住自己的生活故事,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常看電視或經常閱讀的人,失智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