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害失智?40萬人研究曝日看1時數:風險飆44%

研究發現,每天看電視5小時以上的人,較少看電視者,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人退休後,最常做的事,就是窩在沙發看電視,不過,一項追蹤逾12年的大型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天看電視少於1個小時者,每天看電視5小時以上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44%、中風風險提高12%、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也上升28%,顯示看電視時間越長,與大腦結構受損可能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Elsevier醫學資訊站在臉書PO文指出,這項前瞻性世代研究已在2024年發表在《美國醫療指導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當中發現觀看電視與多種腦部疾病風險增加有關,包括失智症、中風和帕金森氏症。

研究納入2006年至2010年間參加英國生物資料庫、且起初未患有失智症、中風或帕金森氏症的40萬7792名成年人,參與者在追蹤期間,需自我回報每天看電視與使用電腦的時間,其中有4萬多名受試者也於2014年接受腦部磁振造影檢查,以觀察腦部的結構變化。

在平均12.6年的追蹤期間,共出現5227例失智症、6822例中風與2308例帕金森氏症患者。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天觀看電視少於1個小時的人,每天看電視5小時以上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44%、中風風險提高12%、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也上升28%。

研究並發現,電視觀看時間越長,大腦灰質體積與海馬迴體積都顯著減少,顯示大腦結構可能受損,相較之下,使用電腦的休閒活動,並未顯示與這些腦部疾病或腦部結構受損有顯著相關。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在醫院網站中表示,多動腦是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第一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指出規律的認知活動,例如閱讀書籍或報章、寫作、填字遊戲、下棋、玩紙牌、參與小組討論或彈奏樂器,都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