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快來用3C! 美研究:能降低失智風險
美國新研究指出,年長者使用3C產品有助保持頭腦敏銳。(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衆多研究警告,過度使用數位裝置會傷害青少年的健康。但是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可能有助年長者保持頭腦敏銳。
《紐約時報》報導,67 歲美國人汪達伍茲(Wanda Woods)在高中時,接觸到用磁卡儲存資料文字處理機(word processor),發現自己蠻喜歡科技的。數十年後她在2012年創辦了電腦培訓事業。如今她是丹佛市「高齡星球」計劃的講師,該計劃由樂齡會(AARP)支持,旨在幫助年長者學習並緊跟科技潮流。
伍茲說,她沒有退休的打算,因爲參與科技「讓我一直掌握最新資訊」。一些研究科技對年長者影響的神經科學家傾向於同意伍茲的觀點,即使高齡也要用科技產品。
過去幾十年來,關於科技對大腦和身心健康的威脅警告不絕於耳,有時被稱爲「數位失智症」(digital dementia),讓大家或許會預期使用數位裝置的負面效果。但結果似乎正好相反。美國貝勒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史卡林(Michael Scullin)指出:「在數位先鋒世代當中,日常使用數位科技與降低認知障礙和失智風險有關。」史卡林博士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神經心理學家班奇(Jared Benge)共同撰寫一項最新分析,他們研究 50 歲以上的人使用科技的影響。研究發現,使用電腦、智慧手機、網路,或混着使用這些3C產品的人,在認知測驗上的表現較佳,認知障礙或失智的診斷率也較低;而那些避用科技或使用頻率較低的人,表現不如前者。
史卡林說:「通常,不同研究之間會有很大差異。」但在這項發表於《自然人類行爲》(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的分析研究涵蓋了 57 項研究、超過 41.1 萬名長者的分析,將近 90% 的研究都顯示科技具有認知保護作用。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杜克大學神經認知障礙計劃主任朵拉斯瓦米(Murali Doraiswamy)說:「這顛覆了『科技總是有害』的說法」,他認爲這個假設值得深入探究。
多年來研究持續數週或數月的線上腦力訓練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不一,常常只提升了針對特定任務的能力,而沒有改善其他技能。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老化與行爲研究中心心理學家布特(Walter Boot)對於線上腦力訓練的效果抱持懷疑態度。他說:「改變認知真的很難。」然而,史卡林等人所做的新分析反映的是「在自然未受控制環境下使用科技」。布特指出,成年人在幾十年間「不得不適應快速變化的科技環境」。他認爲這項結論「似乎可信」。
然而,這種分析無法確定因果關係。究竟是科技提升了年長者的認知,還是認知能力低的人較不願使用科技?朵拉斯瓦米說:「我們仍不清楚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然而,當史卡林與班奇考慮到健康、教育、社會經濟地位等人口統計變數後,仍發現使用數位科技的年長者,認知能力顯著更高。史卡林說:「這些裝置代表了複雜的新挑戰。如果你不放棄它們,願意克服挫折,你就是在進行已被證實對認知有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