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益曾炎裕 臺股魔法秀
羣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聯準會(Fed)降息1碼,10月和12月也將持續降息,鮑爾定調「風險管理降息」,但市場更關心的是下任主席人選,以及Fed如何維持獨立性。股市創新高除基本面展望樂觀、低利率資金環境外,新利多才能持續創造高點,近期科技巨頭接力演出魔法秀。
9月川普和科技大老聚餐後,傳出OpenAI與甲骨文簽署自2027年起五年內購買3,000億美元算力服務,平均每年支出達600億美元,外資質疑鉅額訂單可行性。
過去OpenAI曾說要投資7兆美元邀請臺積電(2330)建造36座晶圓廠、2025年邀請軟銀共同投資星際之門5,000億美元,但現實面OpenAI仍虧損處於重組與增資階段,要降低微軟的控制力,奧特曼必須持續畫大餅,找到更多金主。
特斯拉董事會對馬斯克提出1兆美元薪酬計劃,條件是馬斯克須讓特斯拉市值十年內達8.5兆美元以上,馬斯克迴應買進10億美元股票,特斯拉股價短線大漲,顯示基本面不再是營收穫利展望,而是CEO的長期目標、畫大餅能力,以及大資金的力量。
川普複製訪問沙烏地模式訪問英國引爆AI投資熱潮,輝達、微軟、OpenAI等宣佈要投資423億美元,廣建科技基礎設施打造英國版星際之門Stargate U.K。
而Google也宣佈增加50億英鎊投資,在倫敦開設新資料中心提供人工智慧需求,雲端、搜尋、地圖與Workspace等,川普得意之姿溢於言表。
但核心問題是,科技巨頭與各國政府搶建龐大AI基礎建設的資金來源是否可信,從金價創新高就代表美元、美債信心在下滑。
輝達將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擬共同開發PC和資料中心晶片,黃仁勳表示「這次歷史性合作將輝達AI和加速運算堆疊,與英特爾CPU、龐大x86生態系統緊密結合,爲下世代運算奠定基礎。」
這樣的魔法也出現在臺股上,近日主軸是科技個別成長題材,例如美光暫停報價引發記憶體供應鏈個股全面大漲;輝達2026年Vera Rubin架構的碳化矽(SiC)題材,資金從高價股蔓延到中低價股,以及2026年轉機題材股,股價上漲需要浪漫的想像空間,加上真金白銀的資金推升,真相通常不是重點。
OpenAI董事長Bret Taylor表示當下確實身處AI泡沫中,但不阻礙AI最終創造巨大經濟價值,「AI改變經濟」和「很多人會虧錢」同時成立。
華爾街堅信網路泡沫破裂後,仍創造了谷歌和亞馬遜兩大科技巨頭,要生存下去就是更龐大的資金支出、更大的發展大餅、與川普建立更強的政商關係。
投資錦囊
臺積電股價與市值創新高,代表經營能力與競爭力強,臺積電「未實現履約義務」可能超過幾千億美元以上,是真正AI軍火之王,但臺積電不炒股,與其他中小型股有天壤之別。實務操作建議:長線成長題材搭配短線價差,跌破月線者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