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益曾炎裕 盯外資動向

羣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自4月23日反彈格局確立,美國科技股大漲、外資回補反彈至20,800-21,000點附近,離月線正乖離超過5%震盪擴大。題材股表現更強,與關稅無關的軍工、軟體、安控、遊戲等股強勢上漲。

輝達股價止穩後,AI類股因4月營收利多股價反彈,4月的弱勢股上週也加入輪動反彈行情。指數震盪向上、資金持續迴流,每天強勢股、題材股輪動快速,指數與月線正乖離過大時爆量震盪。

川普施政滿百日,其重塑美國經濟、官僚、文化、外交政策,但民調卻持續下降。川普用經商三部曲來治國與談判,也就是設很高的目標、不信任專家不愛調查,以及靠耗光對手耐心獲勝。例如,對中國關稅調高至145%,對歐盟關稅是20%、對越南46%稅率,川普對傳統經濟建議持懷疑態度,最終關鍵招式就是「靠耗光對手耐心獲勝」。

宣佈年底退休的股神巴菲特指出,「美國不應把貿易當作武器,懲罰性關稅是一個巨大錯誤」。巴菲特最大優勢是「有能力把事情變簡單」,他認爲公司管理層是股東的代理人,代理人應該爲業主利益工作,而華爾街思維是管理階層專注自己利益極大化而經常承擔高風險。

巴菲特只投資穩定且易於瞭解的公司,如果公司不穩定,巴菲特就無法評估公司價值,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蘋果,巴菲特將其視爲民生科技必需品,和可口可樂類似。

巴菲特堅持只有投資具有持久競爭優勢公司才能降低長期風險,護城河可以是無形資產、低成本結構、高轉換成本或高黏着度等形式,好的投資成本可能是本益比低於15倍、或是股價淨值比低於1.5倍。建議利用巴菲特選股策略,來因應川普各種花招與市場震盪。

聯準會最新《褐皮書》反應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憂慮外溢,全美12個聯邦儲備銀行轄區回報顯示,政策與市場環境擾動企業經營節奏與資本配置決策。沒人知道關稅衝擊效應、物價上漲變數,導致貿易轉觀望,非耐久財消費開始趨緩,美國人沒有儲蓄習慣,所得減少就減少消費。

比較特別的是,美國企業陸續宣佈暫停財測。特斯拉公佈上季財報後放棄原財測;福特汽車、Stellantis、賓士則採取「暫停財測」;美航、達美航、西南航及阿拉斯加航空也都因不確定性升高而收回財測。暫停財測反映對未來營運不確定性,出現不可量化變數。

美股運作的主軸是與預期相比,比預期好一點的財測、比預期好一點的關稅戰、比預期好一點的川普言論,就可以推動美股上漲。

臺股新議題是臺幣升值,若以彭淮南柳樹論來看,在楊金龍發表看法時,臺幣匯率波段升值應已超過一半,也就是柳樹從33升至30後,未來另一邊的極限是27-28。

投資錦囊

雖然臺積電(2330)及聯電(2303)均估算臺幣兌美元升值1%,造成營業利益率減少0.4個百分點看似有限,但匯率變動引發的預期心理甚至轉單效應,將影響下半年臺灣出口,也可能代表臺股指數難以突破1月高點。另個焦點是房地產,房市具有抗通膨特性,臺幣強升使得有錢人以房地產避險,他們重點在保本而不是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