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5件影響ETF投資策略的變動

近期五件大事可能影響未來ETF投資策略:

第一是金管會證期局宣佈,放寬國內ETF成份股佔該指數市值比重不受上限30%限制,提高至該股票佔加權股價指數之比重,惟累計前五大成份比重不得超過65%。此「ETF的臺積電條款」起源是2006年金管會考量個股集中度問題,對ETF最大權值股設置30%上限,希望ETF成份股能分散佈局,而後臺積電市值大幅成長,目前權重是36%,法令鬆綁代表未來ETF最大權值股是臺積電時,其權重上限可達36%。

第二是配息回到正常水準,ETF人氣王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配息縮水,從前二季的0.55元、0.5元,本季配發0.47元,高股息ETF逐漸變成「平穩股息」ETF,過去二年的季配息、月配息創造出來的連續高股利的利多回到正常,基本上ETF成份股配息的殖利率若低於5%,相關ETF配息率就很難高於5%。

第三是美債ETF的匯率風險,5月2日、5日新臺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因臺灣發行的美債ETF都是「未避險且以新臺幣計價」,美元資產換算回新臺幣時,新臺幣升值,淨值就縮水。主要美債ETF都出現折價現象,震盪激烈一改債券市場與ETF波動有限的慣性,而後因美債殖利率平穩,因此臺股匯率回穩後,相關美債ETF亦回穩,本週新臺幣再度轉強衝擊再起。

過去二年投資美債ETF的散戶投資人,應是希望比照股票ETF般收取穩定股息,又認爲新臺幣趨貶而資金轉爲美元部位,加上聯準會降息預期吸引許多債券投資人轉爲債券ETF。不過今年各項假設都逆轉:美債違約風險被討論、新臺幣與亞幣聯袂轉強,聯準會持續延降息時間表,引發臺灣投資人拋售美債ETF。

第四是波克夏股東會巴菲特宣佈退休,不過他指出,投資伊藤忠、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與住友商事等五大日本商社在過去幾年表現出色。他強調波克夏將持有這些商社的股份長達50~60年,並致力與其建立長期且穩固的合作關係,要複製巴菲特買入日本商社股票很難,但透過五大商社權重達64%的中信日本商社ETF就可以達成,另要避免曲高和寡式的主題式ETF。

第五是臺灣首檔主動式ETF─野村投信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在5日掛牌上市,資產規模約14億元,受益人數6,422人,其官網顯示10大持股權重包括臺積電、鴻海、聯發科、富邦金、臺達電、廣達、華碩、中信金、智邦、矽創等,基本上持股內容從指數10大權值股篩選,扣除國泰金、中華電,加入智邦與矽創。

主動式ETF是可在證券市場買賣的共同基金,主動式ETF依據公開說明書所訂定投資目標與策略,主動選股與調整投資組合,動態調整投資組合,操作彈性更高,至今年2月主動式ETF全球資產管理規模達1.26兆美元,近二年新掛牌ETF超過75%屬於主動式ETF。主動式ETF每日揭露實際投資組合較共同基金每月或每季更直接,未來主動式ETF成長速度將是臺灣資產管理產業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