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股》貨物稅調降保競爭力 裕隆這樣建議

受到關稅、貨物稅等不確定因素,臺灣汽車市場4月銷售減少10-12%,來客量同樣減少且觀望氣氛加劇,下單狀況相對降低,裕隆副總經理、車輛公會理事長李建輝會後提到,貨物稅爲類似奢侈稅概念,美國對臺灣要求中,即強調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國內業者也寄望從貨物稅着手調降,也使國產車六大汽車廠保留競爭利基。而現階段各業者對於貨物稅主張不同,目前政府也在評估,裕隆希望以定額降角度切入。

裕隆也提到,臺灣有優秀ICT,包括智慧座車、前瞻影音、車用面板等導入,但全球車廠採用需要時間、機會、驗證等,但國產車可率先導入,成爲臺廠ICT業者打入汽車供應鏈驗證平臺,不過關稅牽動下,恐使得國產車競爭力,使得ICT廠商導入車用更難有大展身手的機會,甚至無邁入國際車廠的機會。

若關稅提高將對本土供應鏈造成衝擊多寡?裕隆總經理許國興表示,汽車供應鏈包含整車、零組件,預估全臺上中下游有2500家相關企業、涵蓋約30萬名就業人員。若關稅上升,牽動供應鏈產能,恐拉低就業機會。

裕隆也提到,賞車展間人數降低,但也持續推出電動車體驗活動與企業交流,提高買方電動車認識度,雖然短期緩購,但消費者花時間評估,中長期藉由活動提高購買力道。針對電動車市況,裕隆總經理認爲,這仍爲長期趨勢,看好後續動能,且電動車好開、方便,預估影響不大,雖然車主對補貼、充電設施、里程焦慮、政策面等存有疑慮,但持續助力市場瞭解。

至於臺幣升值浪潮恐再起,裕隆提到,裕隆爲代工代料代設備模式,無需承擔成本原料影響,對裕日車影響恐較具體,而裕隆舉例,以300億元營收規模爲基礎,新臺幣升值一元,將影響營收6000萬元,但對獲利相對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