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新增牛肉市場管理規範 違規將面臨商品下架 禁售等處罰
【億邦原創】2月27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日前拼多多爲加強牛肉類商家商品銷售管理,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制定了《拼多多牛肉市場管理規範》。據悉,新規範將於3月4日生效。
目前,在牛肉的三級類目下發布商品的商家都需要遵守上述規範。根據規範,商家在平臺銷售“牛肉類”商品,如標題中包含“腱子”、“腿肉”、“脖骨”、“裡脊”、“上腦”、“腩肉”等關於部位的描述,則必須在部位描述中明確“牛”的關鍵詞,以使消費者能夠直接辨別該商品爲牛肉,避免歧義。
商家需要根據商品實際加工方式如實選擇加工方式。當商家售賣牛腱子、牛腩、牛腿肉、牛肉卷/片、生牛肉的商品時,需在以下加工方式中選擇填寫“原切”、“調理”;商家售賣牛排商品時,需在以下加工方式中選擇填寫“原切未醃製”、“整切調理”、“合成調理”。
其中,“原切”是指將畜禽屠宰後,僅通過簡單的分割工藝,將動物胴體按照不同部位切割成大小適宜的肉塊或肉片,不經過任何其他預處理(如醃製、注射、重組等)的加工方式。
“調理”是指以生肉爲主要原料,添加了水、調味料、食品添加劑等成分,經過滾揉、醃製、拼接等加工工藝的加工方式。
“整切調理”是指以整塊的肉爲基礎,在切割後進行一系列加工處理,通過添加調味料、保水劑、嫩化劑等成分,並採用醃製、注射、滾揉等工藝來改善肉質和風味的加工方式。
“合成調理”是指利用肉的碎末(可以是同一種動物的肉碎,也可以是多種動物的肉碎)或肉的加工提取物(如肉粉),添加粘結劑(如大豆蛋白、卡拉膠)、乳化劑(如酪蛋白酸鈉)、保水劑(如磷酸鹽)等多種食品添加劑,經過混合、成型等工藝,重新組合成具有一定形狀和類似天然肉質感的肉類產品的加工方式。
此外,當商家所售牛肉商品的加工方式選擇“原切”或“原切未醃製”,則該商品標題應當按照“品牌名(如有)+原切+產地(國產或者進口國)+牛肉部位”的格式進行發佈,標題中必須含有“原切”等字樣(如XX原切XX地牛腱子X斤)。
平臺方面強調,當商品類目爲牛腱子、牛腩、牛腿肉、牛肉卷/片、生牛肉,且加工方式屬性選擇原切時,不可檢出其他非牛肉成分,包括食品添加劑、其他動物肉等。
當商品類目爲牛排,且加工方式屬性選擇原切未醃製時,不可檢出其他非牛肉成分;商品類目爲牛排,且加工方式屬性選擇整切調理時,不可檢出其他肉類。
當平臺抽檢後,發現商品成分與商家所發佈的信息不符,或商品標題、加工方式、其他屬性未按上述規範進行選擇或填寫時,拼多多將對商家採取以下懲罰措施。比如,扣除店鋪資金作爲消費者賠付金或違規商家應承擔的其他款項;違規商品或信息採取降權、屏蔽、刪除、下架、禁售等措施;對已成交的違規商品訂單操作關閉交易並退款等。
億邦持續追蹤報道該情報,如想了解更多與本文相關信息,請掃碼關注作者微信。